【題目】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飛行器繞中心在O點、質量為M的地球做半徑為R的圓周運動,現在近地軌道1上的P點開啟動力裝置,使其變軌到橢圓軌道3上,然后在橢圓軌道上遠地點Q再變軌到圓軌道2上,完成發射任務。已知圓軌道2的半徑為3R,地球的半徑為R,引力常量為G,飛行器在地球周圍的引力勢能表達式為Ep=,其中r為飛行器到O點的距離。飛行器在軌道上的任意位置時,r和飛行器速率的乘積不變。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可求出飛行器在軌道1上做圓周運動時的機械能是
B.可求出飛行器在橢圓軌道3上運行時的機械能是-
C.可求出飛行器在軌道3上經過P點的速度大小vP和經過Q點的速度大小vQ分別是、
D.飛行器要從軌道1轉移到軌道3上,在P點開啟動力裝置至少需要獲取的的動能是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為一列沿x軸正方向傳播的簡諧橫波在t=0時刻的波形圖,x=0處的質點做簡諧運動的振動方程為cm,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這列波的周期為0.2s,波速是10m/s
B.P點第一次到達波峰位置所需時間t=0.45s
C.這列波傳到P所需要的時間為0.4s
D.P點第一次到達波峰位置時x=0.25m處質點偏離平衡位置的位移是y=-cm
E.P點第一次到達波峰位置時x=0.25m處質點偏離平衡位置的位移是y=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無線充電技術源于無線電能傳輸技術,由于充電器與用電裝置之間以磁場傳送能量,兩者之間不用電線連接,因此充電器及用電的裝置都可以做到無導電接點外露。其工作原理可簡化為如下圖甲,當送電線圈a中通入如圖乙的電流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時刻,受電線圈b中的感應電動勢為零
B.時刻,受電線圈b中感應電流最大
C.到
時間內,受電線圈b中感應電流方向與a中的電流方向相反
D.到
時間內,
時刻受電線圈b中的感應電動勢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甲分子固定在坐標原點O,乙分子只在兩分子間的作用力作用下,沿x軸方向靠近甲分子,兩分子間的分子勢能Ep與兩分子間距離x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當乙分子運動到P點處時,乙分子所受的分子力____________(填“為零”或“最大”),乙分子從P點向Q點運動的過程,乙分子的加速度大小____________ (填“減小”“不變”或“增大”),加速度方向沿x軸____________(填“正”或“負”)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小區物業利用紅外測溫儀對出入人員進行體溫檢測。紅外測溫儀的原理是:被測物體輻射的光線只有紅外線可被捕捉,并轉變成電信號。圖為氫原子能級示意圖,已知紅外線單個光子能量的最大值為1.62eV,要使氫原子輻射出的光子可被紅外測溫儀捕捉,最少應給處于激發態的氫原子提供的能量為( )
A.10.20eVB.2.89eVC.2.55eVD.1.89e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很多人都認為“力越小速度就越小”,為了檢驗這個觀點是否正確,某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了這樣的實驗方案:在水平桌面上放一木塊,木塊后端與穿過打點計時器的紙帶相連,前端通過定滑輪與不可伸長的細線相連接,細線上不等間距地掛了五個鉤碼,其中第四個鉤碼與第五個鉤碼之間的距離最大。起初木塊停在靠近打點計時器的位置,第五個鉤碼到地面的距離小于木塊到定滑輪的距離,如圖甲所示。接通打點計時器,木塊在鉤碼的牽引下,由靜止開始運動,所有鉤碼落地后,木塊會繼續運動一段距離。打點計時器使用的交流電頻率為50Hz。圖乙是實驗得到的第一個鉤碼落地后的一段紙帶,紙帶運動方向如箭頭所示。(當地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9.8m/s2)
(1)根據紙帶上提供的數據,可以判斷第五個鉤碼落地時可能出現在紙帶中的______段(用D1,D2,…,D15字母區間表示);第四個鉤碼落地后至第五個鉤碼落地前木塊在做______運動。
(2)根據紙帶上提供的數據,還可以計算出第五個鉤碼落地后木塊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______m/s2;木塊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______。(計算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3)根據紙帶上提供的數據,分析可知“力越小速度就越小”的觀點是___的。(填“正確”或“錯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甲所示電路中,理想變壓器原、副線圈的匝數比為10:1,R0是定值電阻,R是滑動變阻器,電容器C的耐壓值為50V。變壓器原線圈輸入的電壓如圖乙所示,所有電表均為理想電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副線圈兩端電壓的頻率為10 Hz
B.電流表的示數表示的是電流的瞬時值
C.電容器C會被擊穿
D.滑片P向下移動時,電流表A1、A2的示數均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所示,一塊質量為mA=2kg的木板A靜止在水平地面上,一個質量為mB=1kg的滑塊B靜止在木板的左端,對B施加一向右的水平恒力F,一段時間后B從A右端滑出,A繼續在地面上運動一段距離后停止,此過程中A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取g=10m/s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滑塊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6
B.木板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1
C.F的大小可能為9N
D.F的大小與板長L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質量m=2kg的物塊與水平輕彈簧相連,物塊在與水平方向成θ=角的拉力F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此時水平面對物塊的支持力恰好為零。若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此時輕彈簧的彈力大小為N
B.當撤去拉力F 的瞬間,物塊的加速度大小為,方向水平向右
C.當撤去拉力F 的瞬間,物塊的加速度大小為,方向水平向左
D.若剪斷彈簧,則剪斷的瞬間物塊的加速度為m/s2,方向斜向右上,與水平方向成
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