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該人在A點受到的支持力大小為$m\frac{v_A^2}{R_1}$ | |
B. | 過山車經過B點時的最小速度為$\sqrt{g{R_2}}$ | |
C. | 從A點運動到B點的過程中,過山車(含人)的動量守恒 | |
D. | 從A點運動到B點的過程中,過山車(含人)的機械能守恒 |
分析 明確人的運動情況,根據向心力公式可求得支持力;根據桿模型可明確B點的最小分度;
根據動量守恒以及機械能守恒的條件進行分析,明確動量和機械能是否守恒.
解答 解:A、根據向心力公式可得,F-mg=$m\frac{v_A^2}{R_1}$,故F=mg+$m\frac{v_A^2}{R_1}$,故A錯誤;
B、由于B點可以提供向上的支持力,故過B點的最小速度為零,故B錯誤;
C、由于系統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不為零,故系統的動量不守恒,故C錯誤;
D、由于系統在運動中只有重力做功,故系統的機械能守恒,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動量守恒、機械能守恒以及向心力公式的應用,要注意明確動量守恒的條件是系統所受合力為零,而機械能守恒的條件是物體只有重力或彈力做功.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乙質點的速度大于甲質點的速度 | |
B. | 因為+2>-4,所以甲質點的速度大于乙質點的速度 | |
C. | 這里的正、負號的物理意義是表示運動的方向與規定正方向的關系 | |
D. | 若甲、乙兩質點同時由同一點出發,則10 s后甲、乙兩質點相距60 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節目用時30分鐘,指時刻 | |
B. | “3點20分”與“3個小時20分鐘”分別指時刻和時間間隔 | |
C. | “坐地日行三萬里”是以地面為參考系 | |
D. | 速度、位移、加速度、時刻是矢量,時間間隔、速率是標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xA=h,此時小球處于超重狀態 | |
B. | xA=h,此時小球的加速度最大 | |
C. | xB=h+$\frac{mg}{k}$,此時小球的動能最大 | |
D. | xC=h+$\frac{2mg}{k}$,此時彈簧的彈性勢能最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質點是一個理想化模型,實際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這個概念沒有多大意義 | |
B. | 只有體積很小的物體才能看作質點 | |
C. | 如果物體的形狀和大小對所研究的問題屬于無關或次要因素時,即可把物體看作質點 | |
D. | 質點是一個既無大小又無質量相當于數學上的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