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同學測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時,得到在不同拉力作用下的A、B、C三條較為理想的紙帶,并在紙帶上每5個點取一個計數點,即相鄰兩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為0.1s,將每條紙帶上的計數點都記為0、1、2、3、4、5…,如圖甲、乙、丙所示的三段紙帶,分別是從A、B、C三條不同紙帶上撕下的.
(1)在甲、乙、丙三段紙帶中,屬于從A紙帶撕下的是_____;
(2)打A紙帶時,物體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m/s2(保留兩位小數);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加速度與合外力的關系,實驗中認為細繩對木塊的拉力等于砝碼和砝碼桶的總重力。請思考探究思路并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做法正確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號)。
A.在找不到合適的學生電源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四節干電池串聯作為打點計時器的電源
B.平衡摩擦力的方法是懸掛砝碼桶但不得在砝碼桶中添加砝碼,使木塊能拖著紙帶勻速滑動
C.調節滑輪的高度,使牽引木塊的細繩與長木板保持平行
D.實驗時,先接通打點計時器的電源再放開木塊
(2)如圖乙所示,是掛上砝碼桶,裝入適量砝碼,按實驗要求打出的一條紙帶:A、B、C、D、E是紙帶上選取的五個計數點,相鄰兩個計數點之間還有四個計時點未畫出。用刻度尺測出各計數點到A點之間的距離,已知打點計時器接在頻率為50Hz的交流電源兩端。其中打出計數點C時木塊的速度vC=______m/s,木塊的加速度a=__________m/s2(結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3)實驗時改變砝碼及砝碼桶的總質量m,分別測量木塊對應的加速度a。根據測得的多組數據畫出a—m關系圖象,如圖丙實線所示。此圖象的上端明顯偏離直線,造成此現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有一半圓弧光滑軌道,半徑為R,在與圓心等高的位置靜止放置一個帶正電的小球A,其質量為m,MN之間有一個方向水平向左的勻強電場,讓小球A自由滾下進入勻強電場區域,水平面也是光滑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小球一定能穿過MN區域繼續運動
B. 如果小球沒有穿過MN區域,小球一定能回到出發點
C. 如果小球恰好能夠穿過MN區域,電場力做的功為-mgR
D. 如果小球沒有穿過MN區域,只要電場強度足夠大,小球可以到達P點,且到達P點時的速度大于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木塊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彈力是由于木塊發生微小的形變產生的
B.相對運動的物體間一定有滑動摩擦力存在
C.相互壓緊的粗糙物體之間總有摩擦力存在
D.線能織成布,靠的是紗線之間的靜摩擦力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上表面光滑的半圓柱體放在水平面上,小物塊從靠近半圓柱體頂點O的A點,在外力F作用下沿圓弧緩慢下滑到B點,此過程中F始終沿圓弧的切線方向且半圓柱體保持靜止狀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半圓柱體對小物塊的支持力變大
B. 外力F先變小后變大
C. 地面對半圓柱體的摩擦力先變大后變小
D. 地面對半圓柱體的支持力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半圓玻璃磚的半徑R=2cm,折射率為n=
,直徑AB與屏幕垂直并接觸于A點.激光a以入射角i=30°射向半圓玻璃磚的圓心O,結果在水平屏幕MN上出現兩個光斑.
(1)求兩個光斑之間的距離;
(2)改變入射角,使屏MN上只剩一個光斑,求此光斑離A點的最長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