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測量滑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打點計時器固定在木板上端,滑塊拖著穿過打點計時器限位孔的紙帶從木板上滑下。圖乙是打出的一段紙帶。
(1)已知打點計時器使用的交流電頻率為,選取
至
的7個點為計數點,且各計數點間均有4個點沒有畫出,測得
各點到
點的距離依次是
。由此可知滑塊下滑的加速度
________
(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2)為了測量動摩擦因數,還應測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
A.木板的長度 B.木板的末端被墊起的高度
C.木板的質量
D.滑塊的質量
E.滑塊運動的時間
(3)滑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______(用題中各物理量的字母代號及重力加速度
表示)。由于該測量裝置存在系統誤差測量的動摩擦因數會_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0.480 AB 偏大
【解析】
(1)[1]打點計時器使用的交流電頻率為50Hz,可知打點周期為0.02s,由于各計數點之間均有4個點沒有畫出,故相鄰兩個計數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s=0.10s。根據
各點到
點的距離可以計算出相鄰計數點之間的距離,利用逐差法可得滑塊下滑的加速度
m/s2
(2)[2][3]滑塊沿木板下滑,設木板與水平面間的夾角為,由牛頓第二定律有
根據幾何關系得
聯立解得,因此為了測量動摩擦因數,應該測量木板的長度
和木板末端被墊起的高度
,故AB符合題意,CDE不符合題意;
故選AB。
(3)[4]由(2)問可知,,由于實驗沒有考慮滑塊拖著紙帶運動過程中紙帶受到的阻力,所以測量的動摩擦因數會偏大。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國標(GB/T)規定自來水在15℃時電阻率應大于13Ω·m。某同學利用圖甲電路測量15℃自來水的電阻率,其中內徑均勻的圓柱形玻璃管側壁連接一細管,細管上加有閥門K以控制管內自來水的水量,玻璃管兩端接有導電活塞(活塞電阻可忽略),右活塞固定,左活塞可自由移動。實驗器材還有:
電源(電動勢約為3 V,內阻可忽略);電壓表V1(量程為3 V,內阻很大);
電壓表V2(量程為3 V,內阻很大);定值電阻R1(阻值4 kΩ);
定值電阻R2(阻值2 kΩ);電阻箱R(最大阻值9 999 Ω);
單刀雙擲開關S;導線若干;游標卡尺;刻度尺。
實驗步驟如下:
A.用游標卡尺測量玻璃管的內徑d;
B.向玻璃管內注滿自來水,并用刻度尺測量水柱長度L;
C.把S撥到1位置,記錄電壓表V1示數;
D.把S撥到2位置,調整電阻箱阻值,使電壓表V2示數與電壓表V1示數相同,記錄電阻箱的阻值R;
E.改變玻璃管內水柱長度,重復實驗步驟C、D,記錄每一次水柱長度L和電阻箱阻值R;
F.斷開S,整理好器材。
(1)測玻璃管內徑d時游標卡尺示數如圖乙,則d=_______mm;
(2)玻璃管內水柱的電阻值Rx的表達式為:Rx=_______(用R1、R2、R表示);
(3)利用記錄的多組水柱長度L和對應的電阻箱阻值R的數據,繪制出如圖丙所示的關系圖象。則自來水的電阻率ρ=_______Ω·m(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4)本實驗中若電壓表V1內阻不是很大,則自來水電阻率測量結果將_____(填“偏大”“不變”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所示,一理想變壓器原線圈匝數n1=1 000匝,副線圈匝數n2=200匝,電流表和電壓表都是理想電表,副線圈接有“220 V,220 W”的抽油煙機。如果副線圈電壓按圖乙所示規律變化,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甲 圖乙
A. 交變電流的頻率為100 Hz B. 電壓表的示數是1 100 V
C. 電流表A2的示數為1 A,抽油煙機的內阻220 Ω D. 電流表A1的示數為為0.2 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大喇叭滑梯是游客非常喜愛的大型水上游樂設施。如圖所示,一次最多可坐四人的浮圈從高為的平臺由靜止開始沿滑梯滑行,到達底部時水平沖入半徑為
、開口向上的碗狀盆體中,做半徑逐漸減小的圓周運動。重力加速度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人和浮圈沿滑梯下滑過程中處于超重狀態
B.人和浮圈剛進入盆體時的速度大小為
C.人和浮圈進入盆體后所受的摩擦力指向其運動軌跡的內側
D.人和浮圈進入盆體后,所受支持力與重力的合力大于所需的向心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A、B管下端由軟管相連,注入一定量的水銀,燒瓶中封有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開始時A、B兩管中水銀面一樣高,現將A管向上提起一小段距離,短時間內( )
A.燒瓶中氣體分子間的平均距離變大
B.燒瓶中氣體分子運動的平均動能減小
C.燒瓶內壁單位面積上受到氣體碰撞次數變多
D.每個分子撞擊燒瓶內壁前后受到的沖量都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空間有一正三棱錐OABC,點A′、B′、C′分別是三條棱的中點。現在頂點O處固定一正的點電荷,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A′,B′,C′三點的電場強度相同
B. △ABC所在平面為等勢面
C. 將一正的試探電荷從A′點沿直線A′B′移到B′點,靜電力對該試探電荷先做正功后做負功
D. 若A′點的電勢為φA′,A點的電勢為φA,則A′A連線中點D處的電勢φD一定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興趣小組想要測量某型號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
(1)為了粗測電池電動勢,他們用多用電表直流電壓檔進行測量,下列操作合理的是_________。
A. 紅表筆接電池正極,用小量程試觸
B. 黑表筆接電池正極,用小量程試觸
C. 黑表筆接電池正極,用大量程試觸
D. 紅表筆接電池正極,用大量程試觸
(2)為了更精確測量,他們選擇了一個電流表、一個電壓表和一個滑動變阻器,連成如圖甲所示的電路進行實驗,圖中的滑動變阻器沒有連接好,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電路圖連接完整________,并使滑動變阻器向右移動時電壓表的示數變大。
(3)實驗結束后,他們將測量的數據在坐標紙上進行描點,如圖乙所示。根據U-I圖線,可得該電池的內電阻為________(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1和圖2是教材中演示自感現象的兩個電路圖,L1和L2為電感線圈。實驗時,斷開開關S1瞬間,燈A1突然閃亮,隨后逐漸變暗;閉合開關S2,燈A2逐漸變亮,而另一個相同的燈A3立即變亮,最終A2與A3的亮度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圖1中,A1與L1的電阻值相同
B. 圖1中,閉合S1,電路穩定后,A1中電流大于L1中電流
C. 圖2中,變阻器R與L2的電阻值相同
D. 圖2中,閉合S2瞬間,L2中電流與變阻器R中電流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質量為M的滑塊由水平軌道和豎直平面內的四分之一光滑圓弧軌道組成,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質量為m的物塊從圓弧軌道的最高點由靜止開始滑下,以速度v從滑塊的水平軌道的左端滑出,如圖所示.已知M:m=3:1,物塊與水平軌道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圓弧軌道的半徑為R.
(1)求物塊從軌道左端滑出時,滑塊M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求水平軌道的長度;
(3)若滑塊靜止在水平面上,物塊從左端沖上滑塊,要使物塊m不會越過滑塊,求物塊沖上滑塊的初速度應滿足的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