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所示,直線A為某電源的U-I圖線,曲線B為某小燈泡的U–I圖線的一部分,用該電源和小燈泡組成閉合電路時,燈泡恰好能正常發光,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此電源的內阻為2/3Ω
B. 額定狀態下,小燈泡阻值為1Ω.
C. 燈泡的額定功率為6 W
D. 小燈泡的U–I曲線說明電功率越大,燈絲電阻率越小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粗糙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小物塊的質量為m,帶電量為+q,剛好能在圖(甲)的斜面上勻速下滑。如果在空間加上一勻強電場如圖(乙)所示,下列關于小物塊運動狀態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加速下滑 B. 減速下滑 C. 勻速下滑 D. 靜止不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邊長為L的單匝正方形金屬框,質量為m,電阻為R,用細線把它懸掛于一個有界的勻強磁場邊緣,金屬框的上半部處于磁場內,下半部處于磁場外,磁場隨時間的變化規律為B=kt(k>0),已知細線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5m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只有ab邊受到安培力作用
B. 線圈回路中的電流在均勻的增大
C. 線圈的感應電動勢大小為kL2/2
D. 從t=0開始直到細線會被拉斷的時間為8mgR/k2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四川高考)國務院批復,自2016年起將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1970年4月24日我國首次成功發射的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目前仍然在橢圓軌道上運行,其軌道近地點高度約為440 km,遠地點高度約為2 060 km;1984年4月8日成功發射的東方紅二號衛星運行在赤道上空35 786 km的地球同步軌道上.設東方紅一號在遠地點的加速度為a1,東方紅二號的加速度為a2,固定在地球赤道上的物體隨地球自轉的加速度為a3,則a1、a2、a3的大小關系為( )
A. a2>a1>a3 B. a3>a2>a1 C. a3>a1>a2 D. a1>a2>a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兩平行導軌間距L=0.1m,足夠長光滑的傾斜部分和粗糙的水平部分圓滑連接,傾斜部分與水平面的夾角θ=30°,垂直斜面方向向上的磁場的磁感應強度B=0.5T,水平部分沒有磁場.金屬棒ab質量m=0.005kg,電阻r=0.02Ω,運動中與導軌有良好接觸,并且垂直于導軌,電阻R=0.08Ω,其余電阻不計,當金屬棒從斜面上離地高h=1.0m以上任何地方由靜止釋放后,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最大距離x都是1.25m.(取g=10m/s2)求:
(1)棒在斜面上的最大速度為多少?
(2)水平面的動摩擦因數;
(3)從高度h=1.0m處滑下后電阻R上產生的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為兩組平行金屬板,一組豎直放置,一組水平放置,今有一質量為m的電子,電量為e,靜止在豎直放置的平行金屬板的A點,經電壓U0加速后通過B點進入兩板間距為d電壓為U的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屬板間;若電子從兩塊水平平行板的正中間射入,且最后電子剛好能從右側的兩塊平行金屬板穿出,A、B分別位于兩塊水平板的中線上。求:
(1)電子通過B點時的速度大小;
(2)右側平行金屬板的長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豎直面內有兩個3/4圓形軌道固定在一水平地面上,半徑R相同,左圖軌道由金屬凹槽制成,右圖軌道由金屬圓管制成,均可視為光滑軌道.在兩軌道右側的正上方將質量均為m的金屬小球A和B由靜止釋放,小球距離地面的高度分別用hA和hB表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適當調整hA和hB,均可使兩小球從軌道最高點飛出后,恰好落在軌道右端口處
B. 若hA=hB=2R,則兩小球在軌道最低點對軌道的壓力為4mg
C. 若hA=hB=R,則兩小球都能上升到離地高度為R的位置
D. 若使小球沿軌道運動并且能從最高點飛出,A小球的最小高度為5R/2,B小球在hB>2R的任何高度均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兩光滑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屬導軌間距為,直導線
垂直跨在導軌上,且與導軌接觸良好,整個裝置處于垂直于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中,磁感應強度為
。電容器的電容為
,除電阻
外,導軌和導線的電阻均不計。現給導線
一初速度,使導線
向右運動,當電路穩定后,
以速度
向右勻速運動時
A. 電容器兩端的電壓為零
B. 通過電阻的電流為
C. 電容器所帶電荷量為
D. 為保持勻速運動,需對其施加的拉力大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所示,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小高同學進行實驗的主要步驟是:將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A位置,另一端系有輕質小圓環:兩根輕質細繩的一端分別系在小圓環上,另一端分別系在彈簧測力計的掛鉤上,F用彈簧測力計通過細繩拉動小圓環,使橡皮條沿平行木板平面伸長至O位置。讀取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分別記錄兩個拉力F1、F2的大小。再用筆在兩繩的拉力方向上分別標記a、b兩點,并分別將其與O點連接,表示兩力的方向。再用一個彈簧測力計將橡皮筋的活動端仍拉至O點,記錄其拉力F的大小并用上述方法記錄其方向.對于上述的實驗過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__
A.用一個彈簧測力計將橡皮筋的活動端時,可以拉至O點,也可以不拉至O點
B.兩根輕質繩拉力的方向應與木板平面平行
C.這位同學在實驗中確定分力方向時,圖甲所示的a點離O點過近,標記得不妥
D.圖乙是在白紙上根據實驗結果作出的圖示,其中F是F1和F2合力的理論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