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分子間距小于r0范圍內分子間距離減小時,斥力增大引力減小,分子力表現為斥力 | |
B. | 水面上的單分子油膜,在測量分子直徑d大小時可把分子當作球形處理 | |
C. | 食鹽晶體中的鈉、氯離子按一定規律分布,具有空間上的周期性 | |
D. | 猛推木質推桿,密閉的氣體溫度升高,壓強變大,可看作是絕熱變化 |
分析 物質由分子組成,分子間同時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間的作用力與分子間的距離有關分子引力和斥力都隨距離增大而減小;水面上的單分子油膜,在測量油膜分子直徑d大小時把它們當做球形處理;晶體具有點陣結構;體積縮小則外界對氣體做功,體積增大則氣體對外界做功
解答 解:A、分子間距離小于${r}_{0}^{\;}$范圍內分子間間距離減小時,斥力和引力都增大,但引力增大得慢,所以分子力表現為斥力,故A錯誤;
B、水面上的單分子油膜,在測量油膜分子直徑d大小時把它們當做球形處理,故B正確;
C、晶體具有點陣結構,食鹽屬于晶體,食鹽中的鈉、氯離子按一定規律分布,具有空間上的周期性,故C正確;
D、猛推木質推桿,外界對氣體做正功,密閉的氣體溫度升高,壓強變大.因為猛推很迅速,來不及與外界發生熱交換,可看作是絕熱變化,故D正確;
本題選錯誤的,故選:A
點評 本題掌握分子間的引力與斥力是同時存在的,表現出來的分子力是二力的合力,會分析改變內能的方式,會用微觀解釋分析壓強的變化.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兩點電荷連線上各點中O點處的電場強度為零,電勢最低 | |
B. | 從O點到b點處,電勢降低,電場強度可能先增大后減小 | |
C. | 負檢驗電荷從O點移到a點處加速度變大,電勢能增加 | |
D. | 正檢驗電荷分別從a點移到b點處和從a點移到O點處電場力做功一樣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t=0時刻,線圈平面與中性面垂直 | B. | t=0.01s時刻,磁通量最大 | ||
C. | 該交變電流的頻率為50Hz | D. | 該線圈轉動角速度為100πrad/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單晶體有一定的熔點而多晶體卻沒有固定的熔點 | |
B. | 無論是晶體還是非晶體都沒有固定的熔點 | |
C. | 滴入水中的紅墨水很快散開是布朗運動 | |
D. | ![]() 如圖水黽可以停在水面上說明了液體存在表面張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 球吸收的熱量多 | B. | B 球吸收的熱量多 | ||
C. | A、B 球吸收的熱量一樣多 | D. | 不能確定吸收熱量的多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湯姆遜通過陰極射線的研究發現了電子,并提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 | |
B. | 貝克勒爾通過對天然放射性現象,說明了原子核存在一定的結構 | |
C. | 查德威克通過α粒子轟擊鈹核實驗發現了中子 | |
D. | 盧瑟福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發現了質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