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用平均速度代替瞬時速度的方法求解瞬時速度;根據公式△x=aT2求解減速過程中的加速度.
解答 解:(1)勻變速直線運動中時間中點的瞬時速度等于該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因此有:
${v}_{3}=\frac{{x}_{24}}{2T}=\frac{0.0501+0.0701}{0.2}=0.601m/s$;
(2)從紙帶上的數據分析得知:在計數點6之前,兩點之間的位移逐漸增大,是加速運動;在計數點7之后,兩點之間的位移逐漸減小,是減速運動,所以物塊在相鄰計數點6和7之間某時刻開始減速;
對前4段,根據公式△x=aT2,有:$({x_4}+{x_3})-({x_2}+{x_1})=a{(2T)^2}$,
解得:a=$\frac{{({x_4}+{x_3})-({x_2}+{x_1})}}{{{{(2T)}^2}}}$=$\frac{(0.0900+0.0701)-(0.0501+0.0300)}{{{{(2×0.1)}^2}}}$=2.0m/s2;
對后4段,根據公式△x=aT2,有:$({s_4}+{s_3})-({s_2}+{s_1})=a′{(2T)^2}$,
解得:a′=$\frac{({s}_{4}+{s}_{3})-({s}_{2}+{s}_{1})}{{(2T)}^{2}}$=$\frac{(0.0460+0.0660)-(0.0861+0.1060)}{{{{(2×0.1)}^2}}}$=-2.0m/s2;
故|$\frac{a}{a′}$|=1.0;
故答案為:(1)0.601;(2)1.0.
點評 要提高應用勻變速直線的規律以及推論解答實驗問題的能力,在平時練習中要加強基礎知識的理解與應用.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軌道康復者”的速度是地球同步衛星速度的5倍 | |
B. | “軌道康復者”的加速度是地球同步衛星加速度的25倍 | |
C. | 站在赤道上的人可觀察到“軌道康復者”向東運動 | |
D. | “軌道康復者”可在高軌道上加速,以實現對低軌道上衛星的拯救 | |
E. | “軌道康復者”可在高軌道上減速,以實現對低軌道上衛星的拯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甲揚聲器是低頻揚聲器 | |
B. | C2的作用是阻礙高頻電流通過乙揚聲器 | |
C. | L1的作用是阻礙高頻電流通過甲揚聲器 | |
D. | L2的作用是減少通過乙揚聲器的高頻電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該波沿+x方向傳播,波速為1m/s | B. | 質點a經4s振動的路程為1m | ||
C. | 此時刻質點a的速度沿+y方向 | D. | 質點a在t=2 s時速度為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這顆衛星的周期一定等于地球自轉周期 | |
B. | 通過地面控制可以將這顆衛星定點于杭州正上方 | |
C. | 這顆衛星的線速度大小比離地350 km高的“天宮一號”空間站線速度要小 | |
D. | 這顆衛星軌道平面與東經110.5°的經線平面重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B之間的摩擦力一定變大 | B. | 彈簧彈力一定不變 | ||
C. | B與墻之間可能沒有摩擦力 | D. | B與墻面間的彈力可能不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6 s末乙追上甲 | |
B. | 在乙追上甲之前,甲、乙相距最遠為10 m | |
C. | 8 s末甲、乙兩物體相遇,且離出發點有32 m | |
D. | 在0~4 s內與4~6 s內甲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