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4-1
A.先開動P1適當時間,再開動P4適當時間
B.先開動P3適當時間,再開動P2適當時間
C.開動P4適當時間
D.先開動P3適當時間,再開動P4適當時間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1 | 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1 | 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時,質量約為8t的“神舟”五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發射升空,16日凌晨6點28分,飛船載人艙在內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地區安全著陸,中國首次進行載人航天飛行獲得圓滿成功,我國載人航天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試回答如下問題(g取10m/s2):
(1)飛船垂直地面發射升空,在加速上升過程中宇航員處于超重狀態,人們把這種狀態下飛船的視重與靜止在地球表面時飛船的重力的比值稱為耐受力值,用K表示。若飛船發射時加速度的變化范圍是20m/s2≤a≤100m/s2,則宇航員的耐受力值范圍是多少?
(2)“神舟”五號飛船返回艙降到距地面約10km時,回收著陸系統啟動工作,設經過一段時間后,在臨近地面時降落傘使返回艙以7.0m/s的速度勻速豎直下降。在距地面約1.0m時,返回艙的4個相同的反推火箭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使返回艙以不大于3.0m/s的速度接觸地面,實現軟著陸。若返回艙的質量約為2.7t ,求一個反推火箭發動機產生的推力至少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2-2013學年遼寧沈陽二中等重點中學高三領航高考預測(五)理綜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20分)2003年10月15日9時,在太空遨游21小時的“神舟”五號飛船返回艙按預定計劃,載著宇航員楊利偉安全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地區。“神舟”五號飛船在返回時先要進行姿態調整,飛船的返回艙與留軌艙分離,返回艙以近8km/s的速度進入大氣層,當返回艙距地面30km時,返回艙上的回收發動機啟動,相繼完成拉出天線、拋掉底蓋等動作。在飛船返回艙距地面20km以下的高度后,速度減為200m/s而勻速下降,此段過程中返回艙所受空氣阻力為,式中ρ為大氣的密度,v是返回艙的運動速度,s為與形狀特征有關的阻力面積。當返回艙距地面高度為10km時打開面積為1200m2的降落傘,直到速度達到8m/s后勻速下落。為實現軟著陸(即著陸時返回艙的速度為零),當返回艙離地面1.2m時反沖發動機點火,使返回艙落地的速度減為零,返回艙此時的質量為2.7×103kg。(取g=10m/s2)
(1)用字母表示出返回艙在速度為200m/s時的質量;
(2)分析從打開降落傘到反沖發動機點火前,返回艙的加速度和速度的變化情況;
(3)求反沖發動機的平均反推力的大小及反沖發動機對返回艙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