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日凌晨2時17分,“嫦娥三號”由“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送入太空,經過一系列的調控和變軌,“嫦娥三號”最終順利降落在月球表面,如圖所示.“嫦娥三號”在地月轉移軌道調整后進入環月圓形軌道,進一步調整后進入環月橢圓軌道,有關“嫦娥三號”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飛船在環繞月球的橢圓軌道上時B處的加速度等于在圓軌道上時B處的加速度 |
B.在地球上的發射速度一定大于第二宇宙速度 |
C.從軌道上近月點C飛行到月面著陸點D,飛船最后著落過程處于超重狀態 |
D.飛船在環繞月球的圓軌道上B處須點火減速才能進入橢圓軌道 |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DS是我國繼美國GPS和俄羅斯GLONASS之后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由地球同步衛星與低軌道衛星兩種衛星組成,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同步衛星必定在赤道正上空 |
B.同步衛星運行速度比低軌道衛星的要大 |
C.同步衛星的高度可任意調整 |
D.同步衛星運行周期比低軌道衛星的要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飛船從軌道1變軌至軌道2.若飛船在兩軌道上都做勻速圓周運動,不考慮質量變化。相對于在軌道1上,下列關于飛船在軌道2上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動能大些 | B.向心加速度大些 |
C.運行周期短些 | D.角速度小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已知地球的平均密度為,火星的平均密度為
,設繞地球做圓周運動的衛星最小運行周期為T1,繞火星做圓周運動的衛星最小運行周期為T2,則為
A.![]() | B.![]() | C.![]()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在早期的反衛星試驗中,攻擊攔截方式之一是快速上升式攻擊,即“攔截器”被送入與“目標衛星”軌道平面相同而高度較低的追趕軌道,然后通過機動飛行快速上升接近目標將“目標衛星”摧毀。圖為追趕過程軌道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A是“目標衛星”,B是“攔截器” |
B.“攔截器”和“目標衛星”的繞行方向為圖中的順時針方向 |
C.“攔截器”在上升的過程中重力勢能會增大 |
D.“攔截器”的加速度比“目標衛星”的加速度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由5顆靜止軌道衛星(同步衛星)和30 顆非靜止軌道衛星組成,30 顆非靜止軌道衛星中有27 顆是中軌道衛星,中軌道衛星平均分布在傾角為55°的三個平面上,軌道高度約為21 500 km,靜止軌道衛星的高度約為36 000 km,已知地球半徑為6 400 km。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質量小的靜止軌道衛星的高度比質量大的靜止軌道衛星的高度要低 |
B.地球赤道上物體隨地球自轉的向心加速度小于中軌道衛星的向心加速度 |
C.地球赤道上物體隨地球自轉的線速度大于中軌道衛星的線速度 |
D.中軌道衛星的線速度大于7.9 km/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某科學家估測一個密度約為kg/m3的液態星球是否存在,他的主要根據之一就是它自轉的周期,假若它存在,其自轉周期的最小值約為( )(萬有引力恒量G=6.67×10-11Nm2/kg2)
A.104s | B.105s | C.2×104s | D.3×104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太陽系個行星幾乎在同一平面內沿同一方向繞太陽做圓周運動,當地球恰好運行到某個行星和太陽之間,且三者幾乎成一條直線的現象,天文學成為“行星沖日”據報道,2014年各行星沖日時間分別是:1月6日,木星沖日,4月9日火星沖日,6月11日土星沖日,8月29日,海王星沖日,10月8日,天王星沖日,已知地球軌道以外的行星繞太陽運動的軌道半徑如下表所示,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地球 | 火星 | 木星 | 土星 | 天王星 | 海王星 |
軌道半徑(AU) | 1.0 | 1.5 | 5.2 | 9.5 | 19 | 3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