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物體B的上表面一定是粗糙的 | |
B. | 物體C受水平面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水平向右 | |
C. | 物體B、C都只受4個力作用 | |
D. | 水平面對物體C的支持力小于三物體的重力大小之和 |
分析 分別以A和整體為研究對象,由平衡條件分析A所受的摩擦力和B所受的摩擦力.再選取ABC的整體為研究的對象,AB勻速運動,C靜止,加速度為零,故合力為零;受重力和支持力,C不受地面的摩擦力.
解答 解:A、物體A做勻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零,故合力為零;受重力和支持力,不受的摩擦力(若有摩擦力,則不平衡),所以B的上表面是否粗糙不能判定.故A錯誤;
B、選取ABC的整體為研究的對象,AB勻速運動,C靜止,加速度都為零,故合力為零;受重力和支持力,C不受的地面的摩擦力(若有摩擦力,則不平衡),故B錯誤;
C、對AB整體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滑動摩擦力,三力平衡,整體受到的摩擦力作用于B上.所以B受到重力、A對B的壓力、C對B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共4個力.C受重力、地面的支持力、B的壓力和摩擦力,共4個力,故C正確;
D、選取ABC的整體為研究的對象,AB勻速運動,C靜止,加速度為零,故合力為零;豎直方向受重力和支持力,所以水平面對物體C的支持力等于三物體的重力大小之和.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主要是考查了共點力的平衡問題,解答此類問題的一般步驟是:確定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利用平行四邊形法則進行力的合成或者是正交分解法進行力的分解,然后在坐標軸上建立平衡方程進行解答.注意整體法和隔離法的應用.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圖線 b 表示輸出功率PR隨電流 I 變化的關系 | |
B. | 圖中 a 線最高點 N 對應的功率為最大輸出功率 | |
C. | 在 a、b、c 三條圖線上分別取橫坐標相同的 A、B、C 三點,這三點的縱坐標一定滿足關系 yA=yB+yC | |
D. | b、c 線的交點 M 與 a、b 線的交點 N 的橫坐標之比一定為 1:2,縱坐標之比 一定為 1: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1=a2=0 | B. | a1=a;a2=0 | C. | a1=0;a2=a | D. | a1=a;a2=$\frac{{m}_{1}}{{m}_{2}}$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物體的機械能減少 | |
B. | 物體的機械能增加 | |
C. | F做的功小于物體重力勢能的增加量 | |
D. | F做的功可能大于物體重力勢能的增加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為1.6 m/s2 | |
B. | 小球在第4 s末的速度是5.6 m/s | |
C. | 小球落到星球表面之前,任意1 s內的速度增量都是3.2 m/s | |
D. | 小球落到星球表面之前,任意相鄰的1 s內的位移差都是1.6 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小球所受的彈簧彈力等于重力時,小球速度最大 | |
B. | 小球一直做減速運動 | |
C. | 小球處于先失重后超重狀態 | |
D. | 小球一直處于超重狀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4q | B. | -4q | C. | -2q | D. | -q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從上向下看順時針轉動并對桌面壓力減小 | |
B. | 從上向下看順時針轉動并對桌面壓力增大 | |
C. | 從上向下看逆時針轉動并對桌面壓力增大 | |
D. | 從上向下看逆時針轉動并對桌面壓力減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伽利略提出,質量與速度的乘積定義為動量 | |
B. | 最先提出動量概念的是法國科學家笛卡爾,他完整表述了動量的方向性 | |
C. | 動量是一個狀態量,表示物體的運動狀態;沖量是一個過程量,表示力對時間的積累效應 | |
D. | 動量守恒定律和牛頓第二定律一樣,只適用于宏觀和低速的情況,不適用于高速和微觀情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