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分析:(1)做簡諧運動的質點的能量由振幅決定;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形成的;當光從光密介質射向光疏介質且入射角大于臨界角時,光會發生全反射;在不同的慣性參考系中,物體的運動規律不受影響;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時,擺長約為1m時,操作方便,測量結果較準確.
(2)玻璃三棱鏡對藍光的折射率大于對紅光的折射率,經過三棱鏡后,藍光的偏折角較大.
(3)簡諧橫波沿x軸正方向傳播過程中,介質中質點做簡諧運動,根據波傳播方向判斷出此時P的點振動方向,由從t=0到t=2.2s時間內,P點第三次出現在波峰位置,據此求出波的周期.由圖象求出波長,進一步求出波速.波在同一均勻介質中勻速傳播,由t=

求出波由x=2.5cm處傳播到Q需要的時間,然后再求出質點Q第一次到達波峰時間,最后求出從t=0開始經過多長時間另一質點Q第一次到達波峰的時間.
解答:解:(1)A、做簡諧運動的質點,其振動能量由振幅決定,故A錯誤;
B、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現象,玻璃中的氣泡看起來特別明亮是光的全反射現象,故B正確;
C、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慣性參考系中都是相同的,與光源的運動和觀察者的運動無關,故C正確;
D.在“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為使實驗結果較為準確,應選用100cm長的細線和小鐵球,故D錯誤;
故選BC.
(2)同一介質,對藍光的折射率大于對紅光的折射率,故n
1<n
2;由圖1可看出,a光通過三棱鏡后偏折角較大,
b光的偏折角小,由此可知三棱鏡對a光的折射率較大,對b光的折射率小,則a為藍光,b為紅光.
(3)簡諧橫波沿x軸正方向傳播,由圖2可知,在圖示時刻P點的振動方向向下;設波的周期為T,
則P經過2

個周期第三次達到波峰位置,即:2

T=△t=2.2s,解得:T=0.8s.
由圖可知波長λ=2cm,波速:v=

=

=2.5cm/s;
波從圖示時刻傳到Q點的位移:x=6cm-2.5cm=3.5cm,波的傳播時間:t
1=

=

=1.4s;
波傳到Q點后,Q點向下振動,經過:t
2=

T=

×0.8s=0.6s第一次達到波峰,
因此從t=0開始經過多長時間另一質點Q第一次到達波峰的時間:t=t
1+t
2=1.4s+0.4s=2s.
故答案為:(1)BC;(2)<;b;
(3)①簡諧波的周期為0.8s;②Q點第一次到達波峰所需時間為2s.
點評:(1)熟練掌握基礎知識即可正確解題;
(2)本題是光的色散問題,在七種色光中紫光的折射率最大,同樣條件下,其偏折角最大.可結合光的色散實驗結果進行記憶.
(3)可以根據波的形成過程分析:先求出振動從x=2.5cm處傳到Q點的時間.Q點的起振方向向下,再經過

T時間形成第一次波峰,將兩個時間相加得到,Q點第一次到達波峰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