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表示做直線運動的某一物體在0~5s內的運動圖像,由于畫圖人粗心未標明圖還是
圖,但已知第
內的平均速度小于第
內的平均速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該圖一定是圖 B. 該圖一定是
圖
C. 物體的速度越來越大 D. 物體的位移先增大后減小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7屆吉林省高三第五次模擬考試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居里夫人通過粒子散射實驗建立了原子核式結構模型
B. 衰變中產生的
射線實際上是原子的核外電子掙脫原子核的束縛而形成的
C. 愛因斯坦在對光電效應的研究中,提出了光子說
D. 組成原子核的核子(質子、中子)之間存在著一種核力,核力是萬有引力的一種表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電場中某點引入電荷量為+q的試探電荷,該電荷受到的電場力為F,則
A. 在這點引入電荷量為+2q的試探電荷時,該點的電場強度等于
B. 在這點引入電荷量為+2q的試探電荷時,該點的電場強度等于
C. 在這點引入電荷量為+3q的試探電荷時,該點的電場強度將等于
D. 在這點引入電荷量為-q的試探電荷時,該點電場強度的方向將和在該點引入電荷量為+q的試探電荷時方向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7屆福建省漳州市八校高三上學期期末聯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簡答題
雨過天晴,房屋對面的觀察者看到這樣的現象:屋檐上每隔相同的時間間隔落下一滴亮晶晶的水珠,當第5滴正欲落下時,第1滴剛好到達地面,濺出水花,而第3滴與第2滴分別位于高為1m的窗戶的上、下沿,如圖所示,問:(g取10m/s2)
(1)此屋檐離地面多高?
(2)滴水的時間間隔是多少?
(3)雨滴落地前最后 1m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7屆福建省漳州市八校高三上學期期末聯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靜止放置由彈簧相連的木塊A和B,開始時彈簧處于原長,現給A一個向右的瞬時沖量,讓A開始以速度v0向右運動,若,則( )
A. 當彈簧壓縮最短時,B的速度達到最大值
B. 當彈簧再次恢復原長時,A的速度一定向右
C. 當彈簧再次恢復原長時,A的速度一定小于B的速度
D. 當彈簧再次恢復原長時,A的速度可能大于B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7屆福建省漳州市八校高三2月聯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某些固體材料受到外力后除了產生形變,其電阻率也發生變化,這種由于外力的作用而使材料電阻率發生變化的現象稱為“壓阻效應”。現用如下圖所示的電路研究某長薄板電阻Rx的壓阻效應。已知Rx的阻值變化范圍為幾歐到幾十歐,實驗室中有下列器材:A.電源E(3 V,內阻約為1Ω)B.電流表A1(0.6 A,內阻r1約為1 Ω)C.電流表A2(0.6 A,內阻r2=5Ω)D.開關S,定值電阻R0
(1)為了較準確地測量電阻Rx的阻值,請將電流表A2接入虛線框內并畫出其中的電路圖_____。
(2)在電阻Rx上加一個豎直向下的力F(設豎直向下為正方向),閉合開關S,記下電表讀數,A1的讀數為I1,A2的讀數為I2,則Rx=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3)改變力的大小,得到不同的Rx值,然后讓力反向從下向上擠壓電阻,并改變力的大小,得到不同的Rx值,最后繪成的圖象如上圖所示。當F豎直向下(設豎直向下為正方向)時,可得Rx與所受壓力F的數值關系是Rx=__________。(各物理量單位均為國際單位)
(4)定值電阻R0的阻值應該選用________________。
A.1 Ω B.5 Ω C.10 Ω D.20 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7屆福建省漳州市八校高三2月聯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ABC為在豎直平面內的金屬半圓環,AC連線水平,AB為固定在AB兩點間的直金屬棒,在直棒上和圓環的BC部分分別套著兩個相同的小環M、N,現讓半圓環繞對稱軸以角速度ω做勻速轉動,半圓環的半徑為R,小圓環的質量均為m,棒和半圓環均光滑,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小環可視為質點,則M、N兩環做圓周運動的線速度之比為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北省高一(承智班)下學期開學考試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多選題
如圖所示,斜面體置于粗糙水平面上,斜面光滑。小球被輕質細線系住放在斜面上,細線另一端跨過定滑輪,用力拉細線使小球沿斜面緩慢向上移動一小段距離,斜面體始終靜止。移動過程中( )
A. 細線對小球的拉力變大
B. 斜面對小球的支持力變小
C. 斜面對地面的壓力變大
D. 地面對斜面的摩擦力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7屆江蘇省高三上學期期初考試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不定項選擇題
我國云南省某些地方現在仍依靠滑鐵索過江,如圖所示.我們可以把滑鐵索過江簡化成圖示的模型:鐵索的兩個固定點A、B在同一豎直平面內,AB間的水平距離為L=80m,鐵索B點與A點豎直距離為h=8m,鐵索的長度為100m,已知一質量M=35kg的學生,背著質量為m=5kg的書包,借助滑輪(滑輪質量不計)從A點靜止開始滑到對岸的B點.設滑輪運行中受到的阻力大小為12N,重力加速度為10m/s2。下列說法正確的
A. 滑到最低點時人處于超重狀態
B. 該同學到達對岸的速度為10m/s
C. 相同體重的兩位同學,身高較高的同學到達B點的速度大
D. 若該同學想從B返回A,在B點的初速度只需要10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