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北京獲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滑雪是冬奧會項目之一,雪面松緊程度的不同造成運動員下滑過程中與雪面的動摩擦因數也不同,假設滑雪運動員從半圓形場地的坡頂下滑到坡的最低點過程中速率不變,則( )
A. 運動員下滑過程中加速度不變
B. 運動員下滑的過程中受四個力作用
C. 運動員下滑過程中所受的合外力越來越大
D. 運動員下滑過程中與雪面的動摩擦因數變小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實驗情況如圖甲所示,其中A為固定橡皮條的圖釘,O為橡皮條與細繩的結點,OB和OC為細繩,圖乙是在白紙上根據實驗結果畫出的圖。
(1)如果沒有操作失誤,圖乙中的F與F′兩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
(2)本實驗采用的科學方法是________。
A.理想實驗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變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本實驗中以下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
A.兩根細繩必須等長
B.橡皮條應與兩繩夾角的平分線在同一直線上
C.在使用彈簧秤時要注意使彈簧秤與木板平面平行
D.實驗中,把橡皮條的另一端拉到O點時,兩個彈簧秤之間夾角必須取9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一個質量為m的r型活塞在氣缸內封閉一定量的理想氣體,活塞體積可忽略不計,距氣缸底部處連接一
形細管(管內氣體的體積忽略不計).初始時,封閉氣體溫度為
,活塞距離氣缸底部為
,兩邊水銀柱存在高度差.已知水銀密度為
,大氣壓強為
,氣缸橫截面積為
,活塞豎直部分高為
,重力加速度為g,求:
(i)通過制冷裝置緩慢降低氣體溫度,當溫度為多少時兩邊水銀面恰好相平;
(ii)從開始至兩水銀面恰好相平的過程中,若氣體放出的熱量為Q,求氣體內能的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設計了一個探究加速度a與物體所受合力F及質量m關系的實驗,圖(a)為實驗裝置簡圖,砂和砂桶的總質量為M,小車和砝碼的總質量為m(交流電的頻率為50Hz)
(1)圖(b)為某次實驗得到的紙帶,根據紙帶可求出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為_________m/s2。(保留二位有效數字)
(2)當m__M(填 “遠小于”“遠大于”或“近似等于”)時,才可以認為繩對小車的拉力大小等于砂和砂桶的重力。
(3)下列做法正確的是_____(填字母代號)
A.調節滑輪的高度,使牽引小車的細繩與長木板保持平行
B.在調節木板傾斜度平衡小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時,將長木板的一端墊起適當的高度,撤去紙帶以及砂和砂桶,輕推小車,觀察判斷小車是否做勻速運動
C.探究加速度與外力的關系時,應該改變小車的質量
D.通過增減小車上的砝碼改變質量時,不需要重新調節木板傾斜度
(4)在平衡摩擦力時,小明用墊木把長木板的右端墊得過高,使得傾角偏大。他所得到的小車的加速度a與細線作用于小車的拉力F之間的關系可用下圖中哪條圖線表示?答: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為密立根油滴實驗示意圖。實驗中要設法使帶負電的油滴懸浮在電場之中。若在實驗中觀察到某一個帶負電的油滴向下加速運動。在該油滴向下運動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電場力做正功
B. 重力和電場力的合力做正功
C. 電勢能逐漸增大
D. 重力勢能的減少量小于動能的增加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從地面上同一位置同時拋出兩小球A、B,分別落在地面上的M、N點,兩球運動的最大高度相同。空氣阻力不計,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在運動過程中的任意時刻有vB>vA
B. B的飛行時間比A的長
C. B的加速度比A的大
D. 在落地時的水平速度與合速度的夾角,B比A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自主研制的北斗導航系統現已正式商業運行.北斗導航系統又被稱為“雙星定位系統”,具有導航、定位等功能.“北斗”系統中兩顆工作衛星均繞地心O做勻速圓周運動,軌道半徑均為r,某時刻兩顆工作衛星分別位于軌道上的A、B兩位置(如圖所示).若衛星均順時針運行,地球表面處的重力加速度為g,地球半徑為R(r>R),不計衛星間的相互作用力,則( )
A.這兩顆衛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大小均為g
B.衛星1由位置A運動至位置B所需的時間為
C.衛星1向后噴氣就一定能追上衛星2
D.衛星1中的儀器因不受重力而處于完全失重狀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名溜冰運動員,M甲=80kg,M乙=40kg,面對面拉著彈簧秤做圓周運動的溜冰表演,如圖所示,兩人相距0.9m,彈簧秤的示數為9.2N,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A. 兩人的線速度相同,約為40m/s
B. 兩人的角速度相同,為6rad/s
C. 兩人的運動半徑相同,都是0.45m
D. 兩人的運動半徑不同,甲為0.3m,乙為0.6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方便研究物體與地球間的萬有引力問題,通常將地球視為質量分布均勻的球體。已知地球的質量為M,半徑為R,引力常量為G,不考慮空氣阻力的影響。
(1)求北極點的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2)若“天宮二號”繞地球運動的軌道可視為圓周,其軌道距地面的高度為h,求“天宮二號”繞地球運行的周期和速率;
(3)若已知地球質量M=6.0×1024kg,地球半徑R=6400km,其自轉周期T=24h,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在赤道處地面有一質量為m的物體A,用W0表示物體A在赤道處地面上所受的重力,F0表示其在赤道處地面上所受的萬有引力。請求出的值(結果保留1位有效數字),并以此為依據說明在處理萬有引力和重力的關系時,為什么經常可以忽略地球自轉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