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海衛一是海王星的一顆逆行衛星,天文學界幾乎一致認為海衛一是被海王星捕獲而來的。由于海衛一是逆行衛星并且和海王星之間的距離太近,海王星巨大的引力使得海衛一的公轉半徑逐漸變小,總有一天海衛一會被海王星撕成碎片。假設在未來某個時候,海王星周圍存在著環狀物質,為了測定環狀物質是海王星的組成部分還是環繞該行星的衛星群,天文學家對其做了精確的觀測,發現環狀物質繞行星中心的運行速度v與到行星中心的距離r的關系如圖所示。已知行星除環狀物外的半徑為R,環狀物質的寬度為d,引力常量為G。則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環狀物質不是該行星的組成部分
B.該行星的自轉周期
C.該行星除去環狀物質部分后的質量為
D.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功與物體速度變化的關系.實驗時,先適當墊高木板,然后由靜止釋放小車,小車在橡皮條彈力的作用下被彈出,沿木板滑行.小車滑行過程中通過打點計器的紙帶,記錄其運動規律.觀察發現紙帶前面部分點跡疏密不勻,后面部分點跡均勻分布,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前適當墊高木板是為了____________
(2)在用做“探究功與速度關系”的實驗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
A.通過控制橡皮筋的伸長量不變,改變橡皮筋條數來分析拉力做功的數值
B.通過改變橡皮筋的長度來改變拉力做功的數值
C.實驗過程中木板適當墊高就行,沒有必要反復調整
D.通過打點計時器打下的紙帶來測定小車加速過程中獲得的平均速度即可.
(3)實驗結束后,為了更直觀的研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利用所得的數據,畫出的正確圖像應該是圖中的圖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探究平拋運動規律,老師做了如下兩個演示實驗:
(1)為了說明平拋運動的豎直分運動是自由落體運動,用如圖甲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小錘打擊彈性金屬片,A球水平拋出,同時B球被松開自由下落。關于該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有:________________
A.所用兩球的質量必須相等
B.只做一次實驗發現兩球同時落地,即可以得到實驗結論
C.應改變裝置的高度多次實驗
D.本實驗也能說明A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
(2)如圖乙所示,兩個相同的弧形軌道M、N位于同一豎直面內,其中M軌道末端水平,N軌道的末端與光滑的水平地面相切。兩個完全相同的小鋼球P、Q,以相同的水平初速度同時從軌道M、N的末端射出,觀察到P落地時與Q相遇。只改變弧形軌道M的高度,多次重復實驗,仍能觀察到相同的現象。這說明: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電源電動勢為E,內阻為r,電壓表V1、V2、V3為理想電壓表,R1、R3為定值電阻,R2為熱敏電阻(其阻值隨溫度升高而減小),C為電容器,閉合開關S,電容器C中的微粒A恰好靜止.當室溫從25 ℃升高到35 ℃的過程中,流過電源的電流變化量是ΔI,三只電壓表的示數變化量是ΔU1、ΔU2和ΔU3.則在此過程中( )
A.V1示數增大
B.Q點電勢升高
C.
D.R3中的電流方向由M向N,微粒A勻加速下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列汽車車隊以v=10m/s的速度勻速行駛,相鄰兩車間距為25m,后面有一輛摩托車以20m/s的速度同向行駛,當它離車隊最后一輛車輛25m時剎車,以加速度0.5m/s2做勻減速運動,摩托車在車隊旁邊行駛而過,設車隊輛數n足夠多.試問:
(1)摩托車最多與幾輛汽車相遇?最多與車隊中汽車相遇幾次?
(2)摩托車從趕上車隊到離開車隊,共經歷多少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所示為某元件X的U-I曲線,將其與一定值電阻R0串聯后連接在電動勢E=5V,內阻r=1.0Ω的電源兩端,電壓表和電流表均為理想電表,定值電阻R0=4Ω,則閉合電鍵后( )
A.電壓表的示數約為3V
B.電流表示數約為0.4A
C.消耗的功率約為1.8W
D.電源的輸出功率約為1.84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用頻率為50Hz的電磁式打點計時器,測量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物體的加速度.如圖是采用正確的實驗手段,用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出的點跡圖.0,1,2,3,4是所取的五個計數點,圖中數值是各計數點對應的以厘米為單位的尺的讀數.
(1)打點計時器的周期是___________s,相鄰兩個計數點之間的時間間隔是__________ s.
(2)利用圖中的刻度尺,量出由計數點2到計數點3的位移=__________cm,由計數點3到計數點4的位移
=__________cm.
(3)由以上數據,計算出小車的加速度為__________m/s2,打下計數點3時小車的速度__________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1738年版《牛頓的哲學原理》一書的封面如下圖所示:“光明”(《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從牛頓頭上照下,通過繆斯女神手中的鏡子反射到伏爾泰正在寫作的手稿(《牛頓的哲學原理》)上。該封面的寓意可以解讀為( )
A. 牛頓的經典力學理論使人類徹底擺脫了封建神學的束縛
B. 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推動了啟蒙運動的興起
C. 牛頓的相對論理論為工業革命創造了一把科學的鑰匙
D. 牛頓開創了從實驗中認識自然的方法,打破了封建神學的禁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水平放置的兩塊長直平行金屬板a、b相距d=0.10m,a、b間的電場強度為E=5.0×105N/C,b板下方整個空間存在著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6.0T、方向垂直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今有一質量為m=4.8×10-25kg、電荷量為q=1.6×10-18C的帶正電的粒子(不計重力),從貼近a板的左端以v0 =1.0×106m/s的初速度水平射入勻強電場,剛好從狹縫P處穿過b板而垂直進入勻強磁場,最后粒子回到b板的Q處(圖中未畫出).求P、Q之間的距離L.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