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不需要考慮物體本身大小和形狀時,可以把物體簡化為一個有質量的點,即質點,物理學中,把這種在原型的基礎上,突出問題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經過科學抽象而建立起來的客體稱為
A. 控制變量 B. 等效替代 C. 理想模型 D. 科學假說
【答案】C
【解析】A、物理學中對于多變量的問題,常常采用控制變量的方法,把多變量的問題變成多個單變量的問題,而只改變其中的某一個變量,從而研究這個變量對事物影響,分別加以研究,最后再綜合解決,這種方法叫控制變量法。它是科學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廣泛地運用在各種科學探索和科學實驗研究之中。所以A錯誤;
B、等效替代法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在保證某種效果(特性和關系)相同的前提下,將實際的、復雜的物理問題和物理過程轉化為等效的、簡單的、易于研究的物理問題和物理過程來研究和處理的方法。物理學中有許多運用這種方法的實例,如在電路中以一個電阻來等效代替多個電阻,以便于分析電路;在研究二力合成的問題上,將兩個力與等效的一個力作對比,所以B錯誤;
C、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將實際問題簡化為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學問題的基本思維方法之一,這種思維方法叫理想化方法。質點就是利用這種思維方法建立的一個理想化物理模型。所以C正確;
D、所謂科學假說,是指認識主體在已知的有限的科學事實和科學原理的基礎之上,運用科學思維方法,對未知自然現象的本質及其規律所做出的推測性的解釋和說明,是自然科學理論思維的一種重要形式。所以D錯誤。
故選:B。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力學單位制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kg、m/s、N是導出單位
B. kg、m、J是基本單位
C. 在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基本單位是kg,也可以是g
D. 只有在國際單位制中,牛頓第二定律的表達式才是F=m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物體速度變化越大,則加速度越大
B. 物體動量發生變化,物體的動能不一定變化
C. 合外力對系統做功為零,則系統的動量一定守恒
D. 系統所受合外力為零,則系統的動量一定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物體以a=7m/s2的加速度豎直下落時,物體受到的空氣阻力的方向為_____,空氣阻力的大小是重力大小的_____倍。(g取10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彈簧振子在水平方向上做簡諧運動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在平衡位置時它的機械能最大
B. 在最大位移時它的機械能最大
C. 從平衡位置到最大位移處它的動能減小
D. 從最大位移處到平衡位置它的機械能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法拉第經過十余年的不懈研究,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及其遵循的規律—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
B. 光電效現象和康普頓效應都表明光具有粒子性
C. 玻爾將量子觀念引入原子領域,其理論能夠解釋所有原子光譜的特征
D. 居里夫婦發現了天然放射現象,天然放射現象表明原子核具有復雜的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
B. 光子與電子是同樣的一種粒子
C. 光的波長越長,其波動性越顯著;波長越短,其粒子性越顯著
D. γ射線具有顯著的粒子性,而不具有波動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個分子相距較遠(此時它們之間的分子力可以忽略),設甲固定不動,在乙逐漸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的過程中,關于分子勢能變化情況的下列說法,哪個是正確的?( )
A.分子勢能不斷增大B.分子勢能不斷減小
C.分子勢能先增大后減小D.分子勢能先減小后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