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A、β射線為原子的核內中子轉化為質子同時釋放的電子,半衰期與外界因素無關;
B、半衰期的定義理解;
C、核子結合成原子核,質量虧損,釋放能量;
D、根據聚變的概念,可以判斷;
E、根據質量數和電荷數守恒,結合β衰變生成電子,從而求出X的質量數和電荷數,即可得出正確結果.
解答 解:A、半衰期與外界因素無關,故A正確;
B、半衰期是指由大量原子組成的放射性樣品中,放射性元素原子核有50%發生衰變所需的時間,故B正確;
C、質子與中子結合時,質量虧損,所以放出能量,故C錯誤.
D、根據核聚變的概念,則147N+42He→178O+11H不是核聚變,也不是裂變,是人工轉變,故D錯誤;
E、根據質量數與質子數守恒,結合β衰變是電子,則90(9036Kr)→90(9040Zr)+${4}_{-1}^{0}e$,故E正確;
故選:ABE.
點評 本題考查3-5的有關理論知識,熟悉課本后不難做出解答,屬于基礎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衛星在軌道I上Q點的加速度小于衛星在軌道II上Q點的加速度 | |
B. | 由題目所給的數據可以求出衛星在橢圓軌道I上運動時的周期 | |
C. | 衛星在軌道II上的機械能大于衛星在軌道I的機械能 | |
D. | 該衛星的發射速度必定大于第二宇宙速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9.3m/s | B. | 12.5 m/s | C. | 12.4 m/s | D. | 10 m/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由E=$\frac{F}{q}$可知,某電場的場強E與q成反比,與F成正比 | |
B. | 正、負試探電荷在電場中同一點受到的電場力方向相反,所以某一點場強方向與放入試探電荷的正負有關 | |
C. | 電場中某一點的場強與放入該點的試探電荷的正負無關 | |
D. | 從點電荷場強計算式分析庫侖定律的表達式F=k$\frac{{q}_{1}{q}_{2}}{{r}^{2}}$,式$\frac{k{q}_{2}}{{r}^{2}}$是點電荷q2產生的電場在點電荷q1處的場強大小,而$\frac{k{q}_{1}}{{r}^{2}}$是點電荷q1產生的電場在q2處場強的大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前表面的電勢低于后表面的電勢 | |
B. | 若污水為電中性,則兩極間的電勢差為零 | |
C. | 若污水中離子濃度越高,則兩極間的電勢差越大 | |
D. | 若管道中污水流量越大,則兩極間的電勢差越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電動機是利用電流的磁效應制成的 | |
B. | 換向器是一個銅質圓環 | |
C. | 換向器可以改變圈中的電流的方向 | |
D. | 線圈轉到平衡位置時,也要受到磁場力的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P點在S點的下方,Q點在S點的上方 | B. | P點在S點的上方,Q點在S點的下方 | ||
C. | P點在S點的上方,Q點在S點的上方 | D. | P點在S點的下方,Q點在S點的下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