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剎車后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根據末速度、位移和時間,結合勻變速直線運動平均速度推論求出剎車的最大速度.
(2)在駕駛員反應時間內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剎車后做勻減速運動,結合兩段位移之和等于L,結合運動學公式求出駕駛員反應的時間△t1.
(3)求乙車司機從看到甲車剎車到乙車停止運動乙車的位移,即可根據位移關系求出兩車恰好不相撞時兩車剎車前的距離s0.
解答 解:(1)設在滿足題設條件的情況下甲車剎車前的最大行駛速度為v.
根據公式 x1=$\frac{v}{2}{t}_{1}$,
得 v=$\frac{2{x}_{1}}{{t}_{1}}$=$\frac{2×18}{3}$=12m/s
(2)該車駕駛員的反應時間內車行駛的距離為L0,則 L0=v0△t1
從黃燈閃爍到紅燈亮起的過程中,汽車做減速運動的時間
t2=3-△t1
該汽車在剎車過程中通過的位移為 x2=$\frac{{v}_{0}}{2}$t2,
據題:車頭距警戒線L=30m,則
L=L0+x2
即30=15△t1+$\frac{15}{2}$×(3-△t1)
解得:△t1=0.625s
(3)乙車司機從看到甲車剎車到乙車停止運動乙車通過的位移
x乙=v0△t2+$\frac{{v}_{0}^{2}}{2{a}_{2}}$=15×0.4+$\frac{1{5}^{2}}{2×6}$=24.75m
因此甲,乙兩車剎車前的最小距離為 s0=L-x乙=30-24.75=5.25m
答:
(1)甲車剎車前的行駛速度不能超過12m/s.
(2)要避免闖紅燈,他的反應的時間△t1不能超過0.625s.
(3)為保證兩車在緊急剎車過程中不想撞,甲,乙兩車剎車前的距離s0至少為5.25m.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鍵理清汽車的運動規律,運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公式和推論靈活求解,有時運用推論求解會使問題更加簡捷.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電鍵閉合前后電容兩端電壓不變 | |
B. | 電鍵閉合前后電容所帶電量之比為2:1 | |
C. | 電鍵閉合前后電容兩極板之間的電場強度之比為2:1 | |
D. | 電鍵閉合前后電阻R2的兩端電壓不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2 | B. | 2:1 | C. | $\sqrt{2}$:1 | D. | $\sqrt{2}$: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剪斷Ⅰ的瞬間,Ⅱ對M的彈力立即消失 | B. | 剪斷Ⅰ的瞬間,Ⅱ對M的彈力還存在 | ||
C. | 剪斷Ⅱ的瞬間,Ⅰ對M的彈力消失 | D. | 剪斷Ⅱ的瞬間,Ⅰ對M的彈力還存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玻璃的折射率為$\sqrt{3}$ | B. | 玻璃的折射率為$\sqrt{2}$ | ||
C. | 在A點的入射角為30° | D. | 在B點的折射角為4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在光譜未完全消失之前,反射光的強度逐漸增強 | |
B. | 最先消失的是紅光 | |
C. | 最先消失的是紫光 | |
D. | 在玻璃磚中紅光的速度最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人處于超重狀態 | B. | 人處于失重狀態 | ||
C. | 人處于平衡狀態 | D. | 人處于完全失重狀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