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 時間 t次數 | M | M+m | M+2m |
1 | 1.42 | 1.41 | 1.42 |
2 | 1.40 | 1.42 | 1.39 |
3 | 1.41 | 1.38 | 1.42 |
L(m)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h(m) | 0.10 | 0.20 | 0.30 | 0.40 | 0.50 |
sinα=$\frac{h}{L}$ | 0.10 | 0.20 | 0.30 | 0.40 | 0.50 |
a(m/s2) | 0.97 | 1.950 | 2.925 | 3.910 | 4.900 |
分析 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求出小車的加速度.
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和圖象求解.
解答 解:(1)小車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則有:L=$\frac{1}{2}$at2,
所以有:a=$\frac{2L}{{t}^{2}}$;
根據以上信息,我們發現,在實驗誤差范圍內質量改變之后平均下滑時間不改變,
經過分析得出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為斜面傾角一定時,加速度與物體質量無關;
以a為縱軸,以sinα為橫軸,選取適當的標度作出圖象如圖所示:
光滑斜面上物體下滑時的合力是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即F合=mgsinα,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a=$\frac{{F}_{合}}{m}$=gsinα=9.80sinα;
故圖線a-sinα的斜率即為當地的重力加速度.
由圖可知,g=k=9.80 m/s2.
物體的加速度a與斜面傾角α的正弦值sinα成正比.
(2)影響因素有多個,因此控制其中一個量不變,去研究其它量與此關系.故稱為控制變量法;
故答案為:(1)$\frac{2L}{{t}^{2}}$;不改變;無關;圖象見解析;9.80 m/s2;加速度a與斜面傾角α的正弦值sinα成正比;(2)控制變量法.
點評 要清楚實驗的原理,實驗中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直接測量還是間接測量.
通過物理規律可以把變量進行轉換,以便更好研究和測量.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電流表的示數為2.2 A | |
B. | t=0.01 s時,電流表的示數為零 | |
C. | 若產生該交流電的發電機的線框轉速提高一倍,其他條件不變,則電流表的示數也增大一倍 | |
D. | 若將電阻換成200,則電源的輸出功率變為原來的兩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汽車在前5 s內的牽引力為4×103 N | B. | 汽車在前5 s內的牽引力為6×103 N | ||
C. | 汽車的額定功率為40 kW | D. | 汽車的最大速度為30 m/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兩物體通過的路程相等,則它們的位移也一定相同 | |
B. | 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就是物體運動的方向 | |
C. | 路程是標量,位移的大小就是路程 | |
D. | 路程是指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位移是指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