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用打點計時器測量重力加速度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當紙帶在鉤碼 帶動下向下運動時,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下一系列的點。
(1)該實驗中,下列方法有助于減小實驗誤差的是___________.
A.應從紙帶上的第一個點跡開始測量、計算
B.選用的鉤碼的質量應盡可能小些
C.操作時,應先釋放紙帶,后接通電源
D.打點計時器的上下兩限位孔應在同一豎直線上
(2)某同學在正確操作下,選取了一條點跡清晰的紙帶,并測得連續三段相鄰點的距離,但不 小心將該紙帶撕成了三段,并丟失了中間段的紙帶,剩余的兩段紙帶如圖所示,其中A、B 兩點的距離x1 = 9.8 mm,C、D兩點的距離x2=17.6 mm.已知電源的頻率為50 Hz.在打點計時器打下C、D兩點的過程中,鉤碼的平均速度v=_____ m/s.
(3)實驗測得當地的重力加速度g= 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電動車從A點沿正東方向以18km/h的速度運動6min后到達B點,然后又以36km/h的速度向北勻速運動4min后到達C點。求:
(1)這10min內電動車的路程和位移;
(2)這10min內電動車的平均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離地面h=15m高處,以v0=10m/s的速度同時豎直向上與向下拋出甲、乙兩小球,不計空氣阻力,小球落地后就不再彈起,重力加速度g=10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兩小球落地時的速度相等
B. 兩小球落地的時間差為3s
C. 乙球落地時甲球恰好運動到最高位置
D. t=2s時,兩小球相距15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列向右傳播的簡諧橫波,當波傳到處的P點時開始計時,該時刻波形如圖所示,
時,觀察到質點P第三次到達波峰位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波速為
B. 經1.4s質點P運動的路程為70cm
C. 時,
處的質點Q第三次到達波谷
D. 與該波發生干涉的另一列簡諧橫波的頻率一定為2.5H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交流發電機的矩形線圈abcd中,ab=cd=50 cm、bc=ad=30 cm、匝數n=100匝、線圈電阻r=0.2 Ω,外電阻R=4.8 Ω.線圈在磁感應強度B=0.05 T的勻強磁場中繞垂直于磁場的轉軸OO′勻速轉動,角速度ω=100π rad/s.
(1)求產生感應電動勢的最大值.
(2)若從圖示位置開始計時,寫出感應電流隨時間變化的函數表達式.
(3)交流電壓表和交流電流表的示數各為多少?
(4)此發電機的功率為多少?
(5)從圖示位置起,轉過90°過程中,通過線圈橫截面的電荷量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個質量為m的小球從空中某位置靜止釋放,0﹣t0時間內加豎直向上的恒力F1,小球能加速上升;t0時刻撤去外力,2t0時刻小球回到了松手釋放的位置;2t0﹣3t0時間內,小球在重力作用下持續運動:3t0﹣4t0時間內重新加豎直向上的恒力F2(F2>F1,F2與F1均為未知量),4t0時刻小球再次回到第一次撤去外力位置。全程不計空氣阻力,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求:
(1)從釋放到第一次撤去外力,恒力F1所做的功?
(2)F1與F2大小之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半徑為R的固定半圓形玻璃磚的橫截面積如圖所示,O點為圓心,OO′與直徑AB的垂直。足夠大的光屏CD緊靠在玻璃磚的左側且與AB垂直。一光束沿半徑方向與OO′成θ=30°射向O點,光屏CD區域出現兩個光斑,兩光斑間的距離為 .求:
①此玻璃的折射率
②當θ變為多大時,兩光斑恰好變為一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中,打出的紙帶如圖所示,相鄰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是T.
(1)測出紙帶各相鄰計數點之間的距離分別為x1、x2、x3、x4,如圖(a)所示,為使由實驗數據計算的結果更精確一些,計算加速度平均值的公式應為a=____________.
(2)在該實驗中,為驗證小車質量M不變時,a與F成正比,小車質量M、沙及沙桶的質量m分別選取下列四組值.
A.M=500 g,m分別為50 g、70 g、100 g、125 g
B.M=500 g,m分別為20 g、30 g、40 g、50 g
C.M=200 g,m分別為50 g、70 g、100 g、125 g
D.M=200 g,m分別為30 g、40 g、50 g、60 g
若其他操作都正確,那么在選用____組值測量時所畫出的a-F圖象較準確.
(3)有位同學通過測量,作出a-F圖象,如圖(b)所示.試
①圖象不通過原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圖象上部彎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輛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勻速行駛,由于前方出現險情,剎車后汽車的位移與時間關系為X=27t-3t2(X單位為m,t單位為s)。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汽車剎車的加速度為3m/s2B. 剎車的最初2秒內汽車的平均速度為21m/s
C. 第5秒內的位移為0.75mD. 剎車5秒內的位移為60m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