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不同元素都有自已獨特的光譜線,這是因為各元素的()
A.原子序數不同
B.原子質量數不同
C.激發源能量不同
D.原子能級不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A、B兩物塊的質量分別為2m和m,靜止疊放在水平地面上. A、B 間 的動摩擦因數為μ,B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重力加速度為g.現對A施加一水平拉力F,則( )
A. 當F<2μmg 時,A、B 都相對地面靜止
B. 當時,A的加速度為
C. 當F>3 μmg 時,A相對B滑動
D. 無論F為何值,B的加速度不會超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一個系統的兩個宏觀態甲、乙,及對應微觀態的個數分別為較少、較多,則下列關于對兩個宏觀態的描述及過程自發的可能方向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比較有序,乙比較無序,甲→乙
B.甲比較無序,乙比較有序,甲→乙
C.甲比較有序,乙比較無序,乙→甲
D.甲比較無序,乙比較有序,乙→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矩形滑塊由不同的材料上、下兩層粘在一起組成,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子彈水平射向滑塊,若射擊上層,子彈剛好不穿出,若射擊下層,子彈剛好完全嵌入,如圖所示,從子彈擊中滑塊到與滑塊相對靜止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兩次子彈對滑塊做的功一樣多
B.子彈嵌入上層過程中對滑塊做的功多
C.兩次滑塊所受的水平方向的沖量一樣大
D.兩次子彈擊中木塊過程中系統產生的熱量一樣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圖甲和圖乙分別表示正弦脈沖波和方波的交變電流與時間的變化關系.若使這兩種電流分別通過兩個完全相同的電阻,則經過1 min的時間,兩電阻消耗的電功之比W甲∶W乙為 ( )
A.1∶3 B.1∶2 C.1∶ D.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物塊P、Q疊放在一起,靜止在水平面上。則在下列的各對力中屬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是( )
A. P所受到的重力和Q對P的支持力
B. Q受到的重力和Q對地球的吸引力
C. P對Q的壓力和Q對P的支持力
D. Q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Q的支持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α粒子大角度散射表明α粒子很難進入原子內部
B.β衰變現象說明電子是原子核的組成部分
C.γ射線是一種波長很短的電磁波
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隨溫度的升高而變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1所示,為“探究滑塊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實驗裝置圖,滑塊置于一端帶有定滑輪的長木板上,左端連接紙帶,紙帶穿過電火花打點計時器,滑塊的質量為托盤(及砝碼)的質量為
。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為平衡滑塊與木板之間的摩擦力,應將木板不帶滑輪的一端適當墊高,在不掛托盤(及砝碼)的情況下使滑塊恰好做勻速運動
B.每次改變滑塊質量時,應重新平衡摩擦力
C.本實驗應遠大于
D.在用圖像探究加速度與質量關系時,應作圖像
(2)實驗中,得到一條打點的紙帶,如圖2所示,已知相鄰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為T,且間距、
、
、
已量出,則計算滑塊加速度的表達式為
(用
、
、
、
及T表示)。
(3)某同學在平衡摩擦力后,保持滑塊質量不變的情況下,通過多次改變砝碼重力,作出滑塊加速度a與砝碼重力F(未包括托盤)的圖像如圖3所示,若牛頓第二定律成立,重力加速度,則滑塊的質量為
,托盤的質量為
(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