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一輛汽車從靜止開始勻加速開出,然后保持勻速運動,最后勻減速運動直到停止.從汽車開始運動起計時,表中給出了某些時刻汽車的瞬時速度.根據表中的數據通過分析、計算可以得出( )
時刻(s) | 1.0 | 2.0 | 3.0 | 5.0 | 7.0 | 9.5 | 10.5 |
速度(m/s) | 3.0 | 6.0 | 9.0 | 12 | 12 | 9.0 | 3.0 |
A.汽車加速運動經歷的時間為4 s
B.汽車加速運動經歷的時間為5 s
C.汽車勻速運動的時間為2 s
D.汽車減速運動的時間為2 s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科學探究活動中,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歸納得出結論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下面表格中的數據分別是兩組同學在物體作直線運動中測得的位移s和時間t 。
物體運動的起止點 | 所測的 物理量 | 測量次數 | ||||
1 | 2 | 3 | 4 | 5 | ||
A→B | 時間t(s) | 0.55 | 1.09 | 1.67 | 2.23 | 2.74 |
位移s(m) | 0.25 | 0.51 | 0.75 | 1.00 | 1.26 | |
C→D | 時間t(s) | 0.89 | 1.24 | 1.52 | 1.76 | 1.97 |
位移s(m) | 0.25 | 0.50 | 0.75 | 1.00 | 1.25 | |
t2(s2) | 0.79 | 1.54 | 2.31 | 3.10 | 3.88 |
請你按照下面的步驟對表格中的數據進行分析,寫出你處理數據的方法和過程。并分別得出物體A→B和從C→D的過程中s隨t的變化的關系。
(1)你選擇的處理數據的方法是公式計算法還是描點作圖法? ________________。
(2)若選擇公式計算法,請在橫線處寫出所用公式及計算分析過程;若選擇描點作圖法,則請在下列方格紙上作圖。______、_______。
(3)通過上述處理,你認為物體從A→B的過程中s隨t變化的關系式是:__________;從C→D的過程中s隨t變化的關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球質量分別為、
,從同一地點(足夠高)處同時由靜止釋放。兩球下落過程所受空氣阻力大小f僅與球的速率v成正比,與球的質量無關,即f=kv(k為正的常量)。兩球的v-t圖象如圖所示。落地前,經時間
兩球的速度都已達到各自的穩定值v1、v2。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 釋放瞬間甲球加速度較大 B.
C. 甲球質量大于乙球 D. t0時間內兩球下落的高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11月8日,“雪龍號”極地考察船駛離碼頭,開始了第34次南極考察之旅!把執枴睒O地考察船在由我國駛向南極的過程中,經過赤道時測得某物體的重力是;在南極附近測得該物體的重力為
。已知地球自轉的周期為
,引力常量為
。假設地球可視為質量分布均勻的球體,且海水的密度和船的總質量均不變,由此可知( )
A. “雪龍號”考察船在南極時的吃水深度與在赤道時相同
B. “雪龍號”考察船在南極時的吃水深度比在赤道時大
C. 地球的密度為
D. 當地球的自轉周期為時,放在地球赤道地面上的物體不再對地面有壓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輛質量m=2.0×103kg的小轎車,駛過半徑R=160m的一段圓弧形橋面,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若橋面為凹形,汽車以20m/s的速度通過橋面最低點時,對橋面壓力是多大?
(2)若橋面為凸形,汽車以20m/s的速度通過橋面最高點時,對橋面壓力是多大?
(3)汽車以多大速度通過凸形橋面頂點時,對橋面剛好沒有壓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在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并測定彈簧的勁度系數。
主要實驗步驟如下:將待測彈簧的一端固定在鐵架臺上,然后將毫米刻度尺豎直放在彈簧一側,并使彈簧另一端的指針恰好指在刻度尺上。當彈簧自然下垂時,指針的指示值記作;彈簧下端掛一個砝碼時,指針的指示值記作
;彈簧下端掛兩個砝碼時,指針的指示值記作
……;掛七個砝碼時,指針的位置如圖所示,指針的指示值記作
。
已知每個砝碼的質量均為50g,測量記錄表:
(1).實驗中,的值還未讀出,請你根據上圖將這個測量值填入記錄表中_________。
(2).為充分利用測量數據,該同學將所測得的數值按如下方法逐一求差,分別計算出了四個差值:,
,
,
。
根據以上差值,可以求出每增加50砝碼的彈簧平均伸長量
。
用
、
、
、
表示的式子為
_________________。
(3).計算彈簧的勁度系數__________
。(
取9.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利用如下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彈簧的彈力與形變量的關系
①對于該實驗,下列操作規范的是_________。(填字母代號)
A.固定刻度尺時,保持刻度尺的零刻度線與彈簧上端對齊且豎直并靠近彈簧
B.實驗中任意增加鉤碼的個數
C.實驗中僅把彈簧豎直懸掛待穩定時測量彈簧的原長
D.實驗數據處理時,把所有的描點用折線連起來
②實驗時先測出不掛鉤碼時彈簧的自然長度,再將5個鉤碼逐個掛在繩子的下端,每次測出相應的彈簧總長度L,測量后把6組數據描點在坐標圖中,作出的F-L圖線如圖所示。由此圖線可得出該彈簧的原長L0=____cm,勁度系數k=_______N/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在研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時,把彈簧上端固定在橫梁上,下端懸吊不同重力的砝碼,用刻度尺測量彈簧的長度,把彈簧的伸長△x和彈簧受力F的關系在F﹣△x坐標系中描點如圖乙所示.
(1)從坐標系中的實驗數據可知,該彈簧的勁度系數是___________(精確到2位有效數字).
(2)關于實驗注意事項,以下哪項是沒有必要的?(填入字母序號)___________
A.懸吊砝碼后,在砝碼靜止后再讀數
B.盡量減小彈簧和橫梁之間的摩擦
C.彈簧的受力不超過它的彈性限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粗糙水平地面上與墻平行放著一個截面為半圓的柱狀物體A,A與豎直墻之間放一光滑圓球B,整個裝置處于靜止狀態,F對B加一豎直向下的力F,F的作用線通過球心,設墻對B的作用力為F1,B對A的作用力為F2,地面對A的作用力為F3。若F緩慢增大而整個裝置仍保持靜止,截面如圖所示,在此過程中
A. F1保持不變,F3緩慢增大
B. F1緩慢增大,F3保持不變
C. F2緩慢增大,F3緩慢增大
D. F2緩慢增大,F3保持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