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實驗要保證拉力等于小車受力的合力,要平衡摩擦力,細線與長木板平行;
(2)砝碼桶及桶內砝碼加速下降,失重,拉力小于重力,加速度越大相差越大,故需減小加速度,即減小砝碼桶及桶內砝碼的總質量;
(3)平衡摩擦力時木板一端墊得過高會使小車受到的合力大于拉力,F=0時會擦產生加速度,在a-F圖象縱軸上有截距.
(4)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列出小車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然后結合圖象的斜率與截距,可以得出結論.
解答 解:(1)A、調節滑輪的高度,使牽引木塊的細繩與長木板保持平行,否則拉力不會等于合力,故A正確;
B、在調節模板傾斜度平衡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時,不應懸掛“重物”,故B錯誤;
C、打點計時器要“早來晚走”即實驗開始時先接通打點計時器的電源待其平穩工作后再釋放木塊,而當實驗結束時應先控制木塊停下再停止打點計時器,故C錯誤;
D、平衡摩擦力后,有mgsinθ=μmgcosθ,即μ=tanθ,與質量無關,故通過增減木塊上的砝碼改變質量時,不需要重新調節木板傾斜度,故D正確;選擇AD;
(2)設砝碼與砝碼桶的質量為m,小車的質量為M,對砝碼桶及砝碼與小車組成的系統,由牛頓第二定律得:a=$\frac{mg}{M+m}$,
對木塊,由牛頓第二定律得:T=Ma=$\frac{Mmg}{M+m}$=$\frac{mg}{1+\frac{m}{M}}$,只有當 a=$\frac{mg}{M+m}$<$\frac{mg}{M}$,只有當砝碼桶及桶的質量遠小于小車質量時,即:m<<M時,小車受到的拉力近似等于砝碼及砝碼桶的重力;
(3)平衡摩擦力時木板一端墊得過高,使小車受到的合力大于細線的拉力,當F=0時有加速度,在a-F圖象的縱軸上有截距,由圖示圖象可知,C正確;
(4)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知,mg-μMg=Ma,結合a-$\frac{1}{M}$圖象,可得:a=$\frac{1}{M}$mg-μg,設圖中直線的斜率為k,在縱軸上的截距為-b,
因此小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μ=$\frac{b}{g}$;
故答案為:(1)AD;(2)遠小于;(3)C;(4)$\frac{b}{g}$.
點評 本題主要考察“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會根據實驗原理分析分析為什么要平衡摩擦力和讓小車的質量M遠遠大于鉤碼的質量m,且會根據原理分析實驗誤差,同時掌握由牛頓第二定律列出方程,與圖象的斜率與截距綜合求解的方法.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一直下降 | B. | 一直上升 | C. | 先上升后降低 | D. | 先降低后上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由于電場力對球 A 和球 B 做功為 0,故小球電勢能總和始終不變 | |
B. | 當彈簧長度達到最大值時,系統機械能最大 | |
C. | 由于兩個小球所受電場力等大反向,故系統機械能守恒 | |
D. | 當小球所受電場力與彈簧的彈力大小相等時,系統動能最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