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關于物理學家和他們的貢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并制作了世界上第一臺發電機
B.奧斯特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并提出了分子電流假說
C.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并通過實驗測出了引力常量
D.庫侖提出了庫侖定律,并最早用實驗測得元電荷e的數值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傾角θ=37°的傾斜軌道和水平軌道平滑連接且固定不動,小物塊與兩軌道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μ=0.5,小物塊從斜面上A點靜止釋放,最終停止在水平軌道上的B點,已知小物塊從釋放至停止滑行的總路程s=1.4m.sin37°=0.6,cos37°=0.8,g=10m/s2 . 求:
(1)小物塊運動過程中的最大速度vm;
(2)靜止釋放小物塊后1.2s內的平均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幾種做法中,符合安全用電常識的是( )
A.移動家用電器前要先切斷電源
B.用濕布擦洗正在工作的用電器
C.迅速往冒煙的家用電器上潑水
D.施救者直接用手去拉觸電的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江蘇省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于2019年11月2日上午8:00在海安高級中學開幕,整個比賽共歷時兩整天。以上記錄的“時間”數據分別指的是( )
A.時刻和時間間隔B.時間間隔和時刻
C.都是時刻D.都是時間間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質點是一種理想化模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研究地球自轉時,地球可視為質點
B.研究地球繞太陽公轉時,地球可視為質點
C.研究體操運動員的比賽動作時,運動員可視為質點
D.研究雜技演員做空翻動作時,雜技演員可視為質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一個上下都與大氣相通的直圓筒,中間用兩個活塞A與B封住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A,B都可沿圓筒無摩擦地上、下滑動,但不漏氣.A的質量可不計,B的質量為M,并與一勁度系數k=5×103N/m的較長的彈簧相連,已知大氣壓強p0=1×105Pa,活塞的橫截面積s=0.01m2.平衡時,兩活塞問的距離l0=0.6m,現用力壓A,使之緩慢向下移動一定距離后,保持平衡,此時,用于壓A的力F=5×102N,求活塞A向下移動的距離.(假定氣體溫度保持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曲線運動的描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只有在恒力作用下才做曲線運動
B.物體只有在變力作用下才做曲線運動
C.曲線運動一定是變速運動
D.曲線運動速度大小一定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探究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的實驗中.(g取10m/s2)
(1)備有器材:A.一端帶有滑輪的長木板;B.電磁打點計時器、低壓交流電源、復寫紙、紙帶;C.細繩、小車、砝碼;D.裝有細砂的小桶;E.小方木板;F.毫米刻度尺;還缺少的一件器材是 .
(2)實驗得到如圖甲所示的一條紙帶,相鄰兩計數點的時間間隔為T;B、C間距s2和D、E間距s4已量出,利用這兩段間距計算小車加速度的表達式為 .
(3)同學甲根據實驗數據畫出如圖乙所示a﹣ 圖線,從圖線可得砂和砂桶的總質量為 kg;
(4)同學乙根據實驗數據畫出了如圖丙所示的a﹣ 圖象,從圖線可知乙同學操作過程中遺漏的實驗步驟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對正、負電子可形成一種壽命比較短的稱為“電子偶素”的新粒子。電子偶素中的正電子與負電子都以速率v繞它們連線的中點做圓周運動。假定玻爾關于氫原子的理論可用于電子偶素,電子的質量m、速率v和正、負電子間的距離r的乘積也滿足量子化條件,即 ,式中n稱為量子數,可取整數值1、2、3、,h為普朗克常量。已知靜電力常量為k,電子質量為m、電荷量為e,當它們之間的距離為r時,電子偶素的電勢能
,則關于電子偶素處在基態時的能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