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有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驗證平行四邊形定則:在豎直木板上鋪有白紙,固定兩個光滑的滑輪A和B,將繩子打一個結點O,每個鉤碼的重量相等,當系統達到平衡時,根據鉤碼個數讀出三根繩子的拉力F1、F2和F3,回答下列問題:
(1)改變鉤碼個數,實驗能完成的是___(填正確答案標號)。
A.鉤碼的個數N1=N2=2,N3=4
B.鉤碼的個數N1=N3=3,N2=4
C.鉤碼的個數N1=N2=N3=4
D.鉤碼的個數N1=3,N2=4,N3=8
(2)在作圖時,你認為下圖中____是錯誤的。(填“甲”或“乙”)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物理學的發展過程中,許多物理學家做出了重要貢獻,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庫侖發現了電子
B.安培發明了電池
C.法拉第最早提出了電場的概念
D.奧斯特首先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大家知道,在太空中,天平是不能用來測量質量的,怎么辦呢?1966年,在地球的上空,人類完成了以牛頓第二定律為基礎的測定質量的實驗。實驗時,用雙子星號宇宙飛船m1,去接觸正在軌道上運行的火箭組m2,接觸以后,開動飛船尾部的推進器,使飛船和火箭組共同加速(如圖).推進器的平均作用力F等于895N,推進器開動7s,測出飛船和火箭組的速度改變是0.91m/s.已知雙子星號宇宙飛船的質量m1=3400kg.
求:(1)火箭組的質量m2是多大?(2)m1對m2的作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跳水運動員從10m高的跳臺跳下(不計阻力),在下落的過程中( )
A.運動員重力做正功
B.運動員的動能減少,重力勢能增加
C.運動員的合外力做正功
D.運動員的動能增加,重力勢能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物體內能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同一個物體,運動時比靜止時的內能大
B.1kg、0℃的水的內能比1kg、0℃的冰的內能大
C.靜止的物體的分子平均動能為零
D.物體被舉得越高,其分子勢能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A、B兩球用勁度系數為k1的輕彈簧相連,B球用長為L的細繩懸于O點,A球固定在O點正下方,且O、A間的距離恰為L,此時繩子所受的拉力為T1,彈簧的彈力為F1,現把A、B間的彈簧換成勁度系數為k2(k1>k2)的輕彈簧,仍使系統平衡,此時繩子所受的拉力為T2, 彈簧的彈力為F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T1<T2 B. F1<F2 C. T1=T2 D. F1=F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利用圖所示裝置研究小車的勻變速直線運動。
(1)實驗中,必要的措施是_____。
A.平衡小車與長木板間的摩擦力
B.先接通電源再釋放小車
C.小車的質量遠大于鉤碼的質量
D.細線必須與長木板平行
(2)他實驗時將打點計時器接到頻率為50 Hz的交流電源上,得到一條紙帶,打出的部分計數點如圖所示(每相鄰兩個計數點間還有4個點,圖中未畫出)。s1=3.59 cm,s2=4.42 cm,s3=5.19 cm,s4=5.97 cm。則小車的加速度a=____m/s2(要求充分利用測量的數據),打點計時器在打B點時小車的速度vc=____m/s。(結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3) 如果當時電網中交變電流的頻率是f=49Hz,而做實驗的同學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測量值與實際值相比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彈簧左端固定,右端自由伸長到O點并系住質量為m的物體,現將彈簧壓縮到A點,然后釋放,物體可以一直運動到B點。如果物體受到的阻力恒定,則( )
A. 物體從A到O一直做加速運動
B. 物體運動到O點時,所受合力為零
C. 物體從A到O先加速后減速,從O到B做減速運動
D. 物體從A到O的過程中,加速度逐漸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測定氣墊導軌上滑塊運動的加速度,滑塊上安裝了寬度為3.0cm的遮光板,如圖4所示,滑塊在牽引力作用下勻加速先后通過兩個光電門,配套的數字毫秒計記錄了遮光板完全通過第一個光電門所用的時間為△t1=0.30s,完全通過第二個光電門所用的時間為△t2=0.11s,遮光板從開始遮住第一個光電門到開始遮住第二個光電門的時間為△t=3.57s,則滑塊通過第一光電門時的速度為_____m/s,滑塊通過第二光電門時的速度為_____m/s,加速度為_____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