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運動員做跳傘訓練,他從懸停在空中的直升飛機上由靜止跳下,跳離飛機一段時間后打開降落傘使他減速下落,他打開降落傘后的速度圖線如圖a.降落傘用8 根對稱的繩懸掛運動員,每根繩與中軸線的夾角均為37°,如圖b.已知人的質量為50kg,降落傘質量也為50kg,不計人所受的阻力,打開傘后傘所受阻力f,與速度v成正比,即f=kv(g取10m/s2,sin53°=0.8,cos53°=0.6).求:
(1)打開降落傘前人下落的距離為多大?
(2)求阻力系數 k
(3)懸繩能夠承受的拉力至少為多少?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取一個銅質小球置于圓形玻璃器中心,將麻油和頭發碎屑置于玻璃器皿內拌勻,用起電機使銅球帶電時,銅球周圍的頭發碎屑會呈現如圖所示的發散狀圖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發散狀的黑線是電場線
B. 黑線密集處電場強度較大
C. 沿著黑線發散方向上電勢逐漸降低
D. 若釋放一帶電質點,其運動軌跡一定與黑線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棱鏡頂角θ=41.30°,一束白光以較大的入射角從棱鏡的一個側面射入,通過棱鏡后從另一個側面射出,在光屏上形成由紅到紫的彩色光帶(如圖示)。當入射角i漸漸減小到零的過程中彩色光帶變化情況是:( 。
色光 | 紫 | 藍 | 綠 | 黃 | 橙 | 紅 |
折射率 | 1.532 | 1.528 | 1.519 | 1.517 | 1.514 | 1.513 |
臨界角 | 40.75° | 40.88° | 41.17° | 41.23° | 41.34° | 41.37° |
A. 紫光最先消失,最后只剩下橙光、紅光
B. 紫光最先消失,最后只剩下黃、橙、紅光
C. 紅光最先消失,最后只剩下紫、靛、藍光
D. 紅光最先消失,最后只剩下紫、靛、藍光和綠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多組實驗數據做出T2 L 圖象,也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 g,已知三位同學做出的T2 L 圖線的示意圖如圖中的 a、b、c 所示,其中 a 和 b 平行,b 和 c 都過原點,圖線 b 對應 的 g 值最接近當地重力加速度的值.則相對于圖線 b,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 出現圖線 a 的原因可能是誤將懸點到小球下端的距離記為擺長 L
B. 出現圖線 c 的原因可能是誤將 49 次全振動記為 50 次
C. 圖線 c 對應的 g 值小于圖線 b 對應的 g 值
D. 圖線 a 對應的 g 值等于圖線 b 對應的 g 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隨著“嫦娥奔月”夢想的實現,我國不斷刷新深空探測的“中國高度”。嫦娥衛星整個飛行過程可分為三個軌道段:繞地飛行調相軌道段、地月轉移軌道段、繞月飛行軌道段。我們用圖所示的模型來簡化描繪嫦娥衛星飛行過程,假設調相軌道和繞月軌道的半長軸分別為a、b,公轉周期分別為T1、T2。關于嫦娥衛星飛行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嫦娥衛星在地月轉移軌道上運行的速度應不小于11.2km/s
B.
C. 從調相軌道切入到地月轉移軌道時,衛星在P點必須加速
D. 從地月轉移軌道切入到繞月軌道時,衛星在Q點必須加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A中,a、b在以負點電荷為圓心的圓上;B中,a、b在正點電荷的同一電場線上;C中,a、b在兩等量異種點電荷連線上,并關于兩點電荷連線的中點對稱;D中,a、b在兩等量異種點電荷連線的中垂線上,并關于兩點電荷連線的中點對稱。a、b兩點的電場強度和電勢均相同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氡的半衰期是 3.8 天,若有 16 個氡原子核,經過 7.6 天后一定只剩下 4 個氡原子核
B. 玻爾原子理論提出了定態和躍遷的概念,能解釋氦原子的光譜現象
C. (釷核)經過 6 次α衰變和 4 次β衰變后變成
(鉛核)
D. 一個氫原子處在 n = 4 的能級,最多可能輻射 6 種不同頻率的光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實線表示某電場的電場線,虛線是一帶負電的粒子只在電場力作用下的運動軌跡,設M點和N點的電勢分別為φM、φN,粒子在M和N時加速度大小分別為aM、aN,速度大小分別為vM、vN,電勢能分別為EpM、EpN.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 aM<aNB. vM<vNC. φM<φND. EPN<EP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個做自由落體運動的物體經過時間t落到地面,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下落全程一半時的速度與落地速度之比是1∶2
B.下落前半程與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之比為1∶
C.下落前半時間段與后半時間段的平均速度之比為1∶2
D.下落和落地前
時間內的位移之比為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