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汽車在0~1m位移內,牽引力是恒力,1~3m位移內,牽引力是變力 | |
B. | 汽車位移為0.5m時,加速度的大小a=5m/s2 | |
C. | 汽車位移在0~3m的過程中,牽引力的最大功率為20W | |
D. | 汽車位移在0~3m的過程中,牽引力的平均功率為10W |
分析 在W-x圖象中,直線的斜率表示拉力,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求得每一階段的加速度,有運動學公式求得各段的加速度和所需時間,即可求得平均功率.
解答 解:A、在前1m內,恒力做功與位移成正比,故拉力恒定,在后2m內力做功與位移也成正比,故拉力恒定,故A錯誤;
B、在前1m內,有W=Fx可知,受到的拉力為F=20N,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得F-f=ma,解得a=$\frac{F-0.5mg}{m}=\frac{20-0.5×2×10}{2}=5m/{s}^{2}$,故B正確;
C、在前1m內,根據運動學公式可得${v}_{1}=\sqrt{2a{x}_{1}}=\sqrt{2×5×1}=\sqrt{10}m/s$,此時的功率為P=Fv1=20×$\sqrt{10}$W=20$\sqrt{10}$W,故C錯誤;
D、在前1s內,所需時間為t1=$\frac{{v}_{1}}{a}=\frac{\sqrt{10}}{5}s$,在后2s內,拉力為F′=$\frac{△W}{△x}$=$\frac{20}{2}$N=10N,故在后2m內勻速運動,所需時間為t2=$\frac{x}{{v}_{1}}=\frac{2}{\sqrt{10}}=\frac{\sqrt{10}}{5}$s,故拉力平均功率為P=$\frac{W}{{t}_{總}}=\frac{40}{\frac{2\sqrt{10}}{5}}=10\sqrt{10}$W,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W-x圖象,抓住在W-x圖象中,斜率代表拉力,結合牛頓第二定律求得加速度,根據運動學公式求得即可.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擴散運動向著更為無序的方向進行,是可逆過程 | |
B. | 物體的內能取決于溫度、體積和物質的量 | |
C. | 分子間作用力隨分子間距離的增大而減小 | |
D. | 液晶對不同顏色光的吸收強度隨電場強度的變化而變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定值電阻R1接蓄電池時消耗的功率大于R2接蓄電池時消耗的功率 | |
B. | 定值電阻R1接蓄電池時消耗的功率等于R2接蓄電池時消耗的功率 | |
C. | 定值電阻R1接蓄電池時蓄電池的效率大于R2接蓄電池時蓄電池的效率 | |
D. | 定值電阻R1接蓄電池時蓄電池的效率小于R2接蓄電池時蓄電池的效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插入和抽出導體板時,電容器既不充電也不放電 | |
B. | 插入和抽出導體板時,電容器均充電 | |
C. | 插入導體板時電容器充電,抽出導體板時電容器放電 | |
D. | 插入和抽出導體板時電容器均放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一個物體靜止在另一個物體的表面上,它們之間一定不存在摩擦力 | |
B. | 滑動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 | |
C. | 物體落向地面時,它受到的重力大于它靜止時所受到的重力 | |
D. | 發生相互作用時的物體既是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湯姆孫發現電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結構 | |
B. | α射線比β射線更容易使氣體電離 | |
C. | 太陽輻射的能量主要來源于輕核聚變 | |
D. | 大量原子從n=3的激發態向低能級躍遷時,產生的光譜線有6種 | |
E. | 比結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穩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