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熟練打點計時器的應用步驟即可正確解答,注意實驗步驟要符合事物發展的邏輯,不可丟三落四的;
(2)由刻度讀出各點的位置,依據相等時間內,位移之差是否相等,即可判定;
(3)長度讀數,注意估計值與單位;
(4)根據實驗原理,結合實際操作,即可求解.
解答 解:(1)AB.電火花打點計時器接在220V的交流電源上,故A正確,B錯誤;
C、實驗中紙管要保持豎直,從而減小紙帶受到的阻力,故C正確;
D、實驗步驟要遵循先安裝器材后進行實驗的原則進行,注意實驗中為了使打點穩定后再進行實驗,同時為了提高紙帶的利用率,盡量將紙帶上打滿點,要先接通電源后釋放紙帶;故D錯誤;
(2)已知打點計時器每隔T-0.02s打一個點,再依據刻度,可知,A點的位置2.0cm,B點的位置6.0cm,C點的位置14.0cm,D點的位置26.0cm,E點的位置42.0cm,那么AB間距為4.0cm,BC間距為8.0cm,CD間距為12.0cm,因此在相等的時間內,位移之差相等,
所以小明同學挑選的紙帶是合理;
(3)從上面的紙帶中可以讀出點E到點O的距離是4.20cm,點F到點O的距離是6.20cm.
(4)小剛的方法:利用重物做自由落體運動的速度公式v=gt,其中g取當地的重力加速度,時間t是打點計時器打點O到點G的時間間隔,該時間間隔可以從紙帶上讀出.
小明的方法:根據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中間時刻的速度等于這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求得FH之間的長度和時間計算平均速度即可得到G點的速度.
當要求紙帶G點的速度時,若采用小剛的方法,明顯不符合實際,因為紙帶下落過程中,存在阻力,
因此采用小明,即根據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中間時刻的速度等于這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
故答案為:(1)AC;(2)合理,任意相等的時間內,位移之差相等;(3)4.20,6.20;(4 )小明,紙帶下落過程中,受到阻力,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
點評 本題考查了打點計時器的具體使用,屬于簡單基礎題目,注意親自動手實驗,體會基本儀器的具體使用細節,同時注意第4問,求解瞬時速度方法的不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小球的線速度突然增大 | B. | 懸線的拉力突然增大 | ||
C. | 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增大 | D. | 小球的角速度突然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 | B. | ![]() | C. | ![]() | D.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溫度高的物體的內能一定大 | |
B. | 分子間距離增大時,分子間的引力、斥力都減小 | |
C. | 物體的溫度越高,物體內分子熱運動越激烈 | |
D. | 將一個分子從無窮遠處無限靠近另一個固定分子的過程中,分子勢能一直減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伽利略利用斜面“沖淡”時間,巧妙地研究自由落體規律 | |
B. | 法拉第首先用電場線形象地描述電場 | |
C. | 光電效應中,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與入射光頻率成正比 | |
D. | 太陽內發生的核反應方程是${\;}_{92}^{235}$U+${\;}_{0}^{1}$n→${\;}_{56}^{144}$Ba+${\;}_{36}^{89}$Kr+3${\;}_{0}^{1}$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太陽輻射的能量主要來自太陽內部的核裂變反應 | |
B. | β衰變的實質是核內的中子轉化成了一個質子和一個電子 | |
C. | 結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結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穩定 | |
D. |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與原子所處的化學狀態和外部條件有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