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物塊經過B點時的速度大小為$\sqrt{5gR}$ | |
B. | 剛開始時被壓縮彈簧的彈性勢能為3mgR | |
C. | 物塊從B點到C點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為mgR | |
D. | 若剛開始時被壓縮彈簧的彈性勢能變為原來的2倍,物塊到達C點的動能為$\frac{7}{2}$mgR |
分析 研究物體經過B點的狀態,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求出物體經過B點的速度;得到物體的動能,物體從A點至B點的過程中由功能關系求得彈簧的彈性勢能等于體經過B點的動能;物體恰好到達C點時,由重力充當向心力,由牛頓第二定律求出C點的速度,物體從B到C的過程,運用動能定理求解克服阻力做的功;從彈出到最高點,假設摩擦力做功不變,由功能關系求得物塊到達C點的動能.
解答 解:A、設物塊經過半圓軌道B點瞬間的速度為vB,物塊在B點時軌道對物塊的支持力為 FN=7mg,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 FN-mg=m$\frac{{v}_{B}^{2}}{R}$,可得vB=$\sqrt{6gR}$.故A錯誤;
B、物塊從A點到B點的過程,由功能關系有:剛開始時被壓縮彈簧的彈性勢能為 Ep=$\frac{1}{2}m{v}_{B}^{2}$=3mgR,故B正確;
C、設物塊到達C點時的速度為vC,物塊在C點時有 mg=m$\frac{{v}_{C}^{2}}{R}$,物塊從B點到C點的過程,由動能定理得-mg•2R-Wf=$\frac{1}{2}m{v}_{C}^{2}$-$\frac{1}{2}m{v}_{B}^{2}$,可解得物塊從B點到C點過程克服阻力做的功 Wf=$\frac{1}{2}$mgR,故C錯誤;
D、若剛開始時被壓縮彈簧的彈性勢能變為原來的2倍,則開始時彈簧的彈性勢能為6mgR,假設物體在半圓軌道上克服摩擦力做功不變,仍為Wf=$\frac{1}{2}$mgR,由功能關系可得:6mgR-Wf=2mgR+EKC,解得EKC=$\frac{7}{2}$mgR,而實際上,若剛開始時被壓縮彈簧的彈性勢能變為原來的2倍,物塊進入半圓形軌道的速度將增大,在同一點物塊對軌道的壓力增大,物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增大,物塊從B點到C點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增大,物塊到達C點的動能小于$\frac{7}{2}$mgR,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的解題關鍵是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求出物體經過B、C兩點的速度,再結合動能定理、功能關系的知識求解.特別注意D選項,物體在軌道上運動的速度大小改變了,則正壓力改變,摩擦力做功要變化,這里很容易出錯.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一個周期內振動形式在介質中傳播的距離 | |
B. | 一個周期內介質中的質點通過的路程 | |
C. | 振動相位總相同的兩個質點間的距離 | |
D. | 橫波的兩個波峰之間的距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光的雙縫干涉實驗中,由于通過兩個縫的光子相互影響,所以表現出了波動性 | |
B. | 在光的雙縫干涉實驗中,如果設法讓光子一個一個地通過縫,在屏幕上也會得到預期的干涉條紋 | |
C. | 所謂概率波是指:我們不可以準確預言每個粒子運動的軌跡,但可以預言每個粒子出現在光屏上某個位置的概率 | |
D. | 因為每個光子出現在光屏上由概率規律決定,因而我們無法預測光屏上會出現什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