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小球從B點離開后上升的最大高度為H+$\frac{qER}{mg}$ | |
B. | 小球從B點離開后上升的最大高度H-$\frac{qER}{mg}$ | |
C. | 小球到達C點前瞬間對軌道的壓力大小為2qE+mg($\frac{2H}{R}$+3) | |
D. | 小球到達C點前瞬間對軌道的壓力大小為3qE+mg($\frac{2H}{R}$+3) |
分析 CD、根據動能定理求出小球到達C點的速度,結合牛頓第二定律求出小球在C點的支持力,從而根據牛頓第三定律求出壓力的大小.
AB、對C到最高點的過程運用動能定理,求出小球通過B點后能上升的最大高度.
解答 解:CD、根據動能定理得:$mg(H+R)+qER=\frac{1}{2}mv_C^2$,
在C點,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N-mg-qE=m\frac{v_C^2}{R}$,
代入數據聯立解得:N=3qE+mg($\frac{2H}{R}$+3),根據牛頓第三定律知,小球在C點對軌道的壓力為3qE+mg($\frac{2H}{R}$+3),故C錯誤,D正確;
AB、對C到最高點的過程運用動能定理得:$-mg(R+h)=0-\frac{1}{2}mv_C^2$,
代入數據解得:h=H+$\frac{qER}{mg}$,故A正確,B錯誤;
故選:AD
點評 本題考查了動能定理和牛頓第二定律的綜合運用,知道小球在最低點C的向心力來源,結合牛頓第二定律進行求解.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研究物體的運動時,只能選擇靜止的物體作為參考系 | |
B. | 若物體在某段吋間內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則它在這段時間內任一時刻的瞬時速度一定等于零 | |
C. | 勻變速直線運動就是加速度均勻變化的直線運動 | |
D. | 質量和體積很小的物體不一定可以看成質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燈泡L變暗 | B. | 電源的輸出功率變小 | ||
C. | 電容器C上電荷量減少 | D. | 電流表讀數變小,電壓表讀數變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根據a、c兩端的電壓的關系可知導體電阻與導體長度有關 | |
B. | 根據a、b兩端的電壓的關系可知導體電阻與橫截面積有關 | |
C. | 根據a、d兩端的電壓的關系可知導體電阻與材料有關 | |
D. | 由實驗結論可得出電壓與導體的長度、橫截面積、材料無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a點的電勢高于b點的電勢 | |
B. | a點的電勢低于b點的電勢 | |
C. | 帶電粒子由a點運動到b點,動能增大,電勢能減小 | |
D. | 帶電粒子由a點運動到b點,動能減小,電勢能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圖甲中交流電壓表的示數為80$\sqrt{2}$V | |
B. | 圖甲中電阻R上消耗的電功率為1152$\sqrt{2}$W | |
C. | 如圖乙所示,在外電路接上原、副線圈匝數比n1:n2=3:1的理想變壓器時,電阻R上消耗的電功率最大 | |
D. | 如圖乙所示,在外電路接上原、副線圈匝數比n1:n2=1:3的理想變壓器時,電阻R上消耗的電功率最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落到A點的小球帶正電,落到B點的小球不帶電 | |
B. | 三小球在電場中運動的時間相等 | |
C. | 三小球到達正極板時動能關系是EkA>EkB>EkC | |
D. | 三小球在電場中運動的加速度關系是aA>aB>a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