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數點 | 0 | 1 | 2 | 3 | 4 |
刻度數值/cm | 0 | 3.24 | 12.94 | 19.42 |
分析 解決實驗問題首先要掌握該實驗原理,了解實驗的操作步驟和數據處理以及注意事項.
該實驗采用的是控制變量法研究,其中加速度、質量、合力三力的測量很重要.
通過位移的測量來代替加速度的測量原理,是根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位移時間公式$x=\frac{1}{2}a{t}_{\;}^{2}$得出的,則要求初速度為零、運動時間要相等.
解答 解:(1)ABC、電火花打點計時器使用的是220V交流電源,故A正確,BC錯誤;
D、需要用天平測量小盤和重物的質量,故D正確;
E、本實驗不需要秒表計時,打點計時器就是計時工具,故E錯誤;
F、需要刻度尺測量計數點之間的距離大小,打點計時器需要紙帶,故F正確;
G、本實驗要用小盤和重物來提供拉力,故G正確;
故選:ADFG
(2)為了消除小車與水平木板之間摩擦力的影響應采取做法是,將不帶滑輪的木板一端適當墊高,在不掛重物的情況下使小車恰好做勻速運動,以使小車的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和摩擦力抵消,那么小車的合力就是繩子的拉力,故D正確,ABC錯誤;
故選:D
(3)計數點2對應的刻度為7.54cm
(4)根據$△x=a{T}_{\;}^{2}$,運用逐差法得:
$a=\frac{19.42-7.54-7.54}{4×0.{1}_{\;}^{2}}×1{0}_{\;}^{-2}=1.09m/{s}_{\;}^{2}$
(5)當兩小車都做初速度為零的勻變速直線運動,根據$x=\frac{1}{2}a{t}_{\;}^{2}$
可得物體的加速度$a=\frac{2x}{{t}_{\;}^{2}}$,
所以$\frac{{a}_{1}^{\;}}{{a}_{2}^{\;}}=\frac{2{x}_{1}^{\;}}{{t}_{1}^{2}}×\frac{{t}_{2}^{2}}{2{x}_{2}^{\;}}$
根據題意要通過位移的測量來代替加速度的測量,即滿足$\frac{{a}_{1}^{\;}}{{a}_{2}^{\;}}=\frac{{x}_{1}^{\;}}{{x}_{2}^{\;}}$,則要${t}_{1}^{\;}={t}_{2}^{\;}$,此實驗不需要兩車質量相等,小車所受的水平拉力可以不等于砝碼(包括小盤)的重力,故BC正確,AD錯誤;
故選:BC
故答案為:(1)ADFG (2)D (3)7.54cm (4)1.09 (5)BC
點評 實驗問題要結合物理規律去解決,本題考查的是力學問題,把長木板的一端墊得過高,使得傾斜角偏大,會導致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增大,摩擦力減小等現象,這些我們都要從學過的力學知識中解決.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M點和N點的電場強度的方向相同 | |
B. | 同一電荷在N點受到的電場力大于其在M點所受的電場力 | |
C. | 正電荷在M點的電勢能小于其在N點的電勢能 | |
D. | 負電荷由M點移動到P點,靜電力做正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三個等勢面的電勢關系是φa>φb>φc | |
B. | 三個等勢面的電勢關系是φa<φb<φc | |
C. | 帶電粒子在N點的動能較小,電勢能較大 | |
D. | 帶電粒子在N點的動能較大,電勢能較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電性與場源電荷的電性相同 | B. | 在a、b兩點所受電場力大小Fa<Fb | ||
C. | 在a、b兩點的速度大小va>vb | D. | 在a、b兩點的動能Ea<E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點電荷q在A點處受到的靜電力比在B點處受到的靜電力大 | |
B. | 這個電場可能是負點電荷的電場 | |
C. | 點電荷q在A點處的瞬時加速度比在B點處的瞬時加速度。ú挥嬛亓Γ | |
D. | 負電荷在B點處受到的靜電力的方向沿B點切線方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