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蜻蜓”是一種在中國民間流傳甚廣的傳統兒童玩具,是中國古代一個很精妙的小發明,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其外形如圖所示,呈T字形,橫的一片是由木片經切削制成的螺旋槳,當中有一個小孔,其中插一根筆直的竹棍,用兩手搓轉這根竹棍,竹蜻蜓的槳葉便會旋轉獲得升力飛上天,隨著升力減弱而最終又落回地面。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德國人根據“竹蜻蜓”的形狀和原理發明了直升機的螺旋槳。下列關于“竹蜻蜓”的說法正確的是
A. “竹蜻蜓”從手中飛出直至運動到最高點的過程中,始終在加速上升
B. “竹蜻蜓”從手中飛出直至運動到最高點的過程中,始終在減速上升
C. 為使“竹蜻蜓”能以圖示方向旋轉上升,其槳葉前緣應比后緣略高
D. 為使“竹蜻蜓”能以圖示方向旋轉上升,其槳葉前緣應比后緣略低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7屆河北省高三上學期11.25周練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彈簧的一端固定在豎直墻上,質量為m的光滑弧形槽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底部與水平面平滑連接,一個質量也為m的小球從槽高h處開始下滑,則( )
A.在以后的運動過程中,小球和槽的動量始終守恒
B.在下滑過程中小球和槽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始終不做功
C.被彈簧反彈后,小球和槽的機械能守恒,小球能回到槽高h處
D.被彈簧反彈后,小球和槽都做速率不變的直線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7屆甘肅省高三12月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彈簧的一端固定在豎直墻上,質量為M的光滑弧形槽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底部與水平面平滑連接,一個質量為m(m<M)的小球從槽高h處開始自由下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以后的運動過程中,小球和槽的水平方向動量始終守恒
B.在下滑過程中小球和槽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始終不做功
C.全過程小球和槽、彈簧所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恒,且水平方向動量守恒
D.小球被彈簧反彈后,小球和槽的機械能守恒,但小球不能回到槽高h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7屆安徽省高三上學期第四次模擬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標原點O上,乙分子位于r軸上距原點r2的位置.虛線分別表示分子間斥力F斥和引力F引的變化情況,實線表示分子間的斥力和引力的合力F變化情況.若把乙分子由靜止釋放,則下列關于乙分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從r2到r0,分子勢能一直減小
B.從r2到r0,分子勢能先減小后增加
C.從r2到r0,分子勢能先增加后減小
D.從r2到r1做加速運動,從r1向r0做減速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屆北京市東城區高三零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簡答題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人類能夠實現太空移民。為此,科學家設計了一個巨型環狀管道式空間站?臻g站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人們生活在空間站的環形管道中,管道內部截面為圓形,直徑可達幾千米,如圖(a)所示。已知地球質量為M,地球半徑為R,空間站總質量為m,G為引力常量。
(1)空間站圍繞地球做圓周運動的軌道半徑為2R,求空間站在軌道上運行的線速度大小;
(2)為解決長期太空生活的失重問題,科學家設想讓空間站圍繞通過環心并垂直于圓環平面的中心軸旋轉,使在空間站中生活的人們獲得“人工重力”。該空間站的環狀管道內側和外側到轉動中心的距離分別為r1、r2,環形管道壁厚度忽略不計,如圖(b)所示。若要使人們感受到的“人工重力”與在地球表面上受到的重力一樣(不考慮重力因地理位置不同而產生的差異且可認為太空站中心軸靜止),則該空間站的自轉周期應為多大;
(3)為進行某項科學實驗,空間站需將運行軌道進行調整,先從半徑為2R的圓軌道上的A點(近地點)進行第一次調速后進人橢圓軌道。當空間站經過橢圓軌道B點(遠地點)時,再進行第二次調速后最終進人半徑為3R的圓軌道上。若上述過程忽略空間站質量變化及自轉產生的影響,且每次調速持續的時間很短。
①請說明空間站在這兩次調速過程中,速度大小是如何變化的;
②若以無窮遠為引力勢能零點,空間站與地球間的引力勢能為,式中r表示空間站到地心的距離,求空間站為完成這一變軌過程至少需要消耗多少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屆北京市東城區高三零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是一質點做簡諧運動的振動圖像。關于該質點的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0.025s和0.075s兩個時刻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B.0.025s和0.075s兩個時刻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C.0.025s時刻速度和加速度方向相同
D.從0.025s算起的四分之一個周期內該質點的路程為0.5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7屆黑龍江省高三12月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某同學利用打點計時器和氣墊導軌做“探究碰撞中的不變量”的實驗;氣墊導軌裝置如圖(a)所示,所用的氣墊導軌裝置由導軌、滑塊、彈射架等組成。在空腔導軌的兩個工作面上均勻分布著一定數量的小孔,向導軌空腔內不斷通人壓縮空氣,壓縮空氣會從小孔中噴出,使滑塊穩定地漂浮在導軌上,如圖(b)所示,這樣就大大減小了因滑塊和導軌之間的摩擦而引起的誤差。
滑塊1右端安有撞針,滑塊2左端粘有橡皮泥。
(1)下面是實驗的主要步驟:
①安裝好氣墊導軌,調節氣墊導軌的調節旋鈕,使導軌水平;
②向氣墊導軌通入壓縮空氣;
③把打點計時器固定在緊靠氣墊導軌左端彈射架的外側,將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越過彈射架并固定在滑塊1的左端,調節打點計時器的高度,直至滑塊拖著紙帶移動時,紙帶始終在水平方向;
④滑塊1擠壓導軌左端彈射架上的橡皮繩;
⑤把滑塊2放在氣墊導軌的中間;
⑥先 ,然后 ,讓滑塊1帶動紙帶一起運動,與滑塊2相撞并合在一起共同運動;
⑦取下紙帶,重復步驟④⑤⑥,選出較理想的紙帶如下圖所示:
⑧測得滑塊1(包括撞針)的質量為310g,滑塊2(包括橡皮泥)的質量為205g;試完善實驗步驟⑥的內容。
(2)已知打點計時器每隔0.02 s打一個點,計算可知,兩滑塊相互作用前質量與速度的乘積之和為 kg·m/s;兩滑塊相互作用以后質量與速度的乘積之和為 kg·m/s(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3)試說明(2)問中兩結果不完全相等的主要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7屆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高三12月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钚的一種同位素衰變時釋放巨大能量,如圖所示,其衰變方程為
,并伴隨γ光子輻射,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核燃料總是利用比結合能小的核
B.核反應中γ光子的能量就是的結合能
C.核比
核更穩定,說明
的結合能大
D.由于衰變時釋放巨大能量,所以比
的比結合能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7屆河北省高三上學期四調考試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一列簡諧橫波沿x軸正向傳播,t=0時的圖像如圖所示,此時刻后介質中P質點回到平衡位置的最短時間為0.2s,Q質點回到平衡位置的最短時間為1s,已知t=0時兩質點相對平衡位置的位移相同,則:
(1)波的傳播周期為多少秒?
(2)傳播速度是多大?
(3)從t=0時刻算起經過多長時間質點Q第二次回到平衡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