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①對小球C下擺的過程,應用動能定理求出小球與A碰撞前瞬間的速度,再由動能定理求得小球C反彈上升的初速度,即與A碰后的速度,再對C,運用動量定理求解撞擊力.
②C與A碰撞過程,根據動量守恒定律求得C與A碰撞后A的速度;A沒有滑離B,A、B共同運動,由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列方程求二者共同的速度,由位移公式即可求得木板的長度.
解答 解:①C下擺過程,根據動能定理有:mCgL=$\frac{1}{2}$mCvC2
代入數據解得:碰前C的速度 vC=4m/s,
C反彈過程,根據動能定理有:-mCgh=0-$\frac{1}{2}$mCv′C2
解得:碰后C的速度 v′C=2m/s
取向右為正方向,對C,根據動量定理有:
-F△t=-mCv′C-mCvC
解得:碰撞過程中C所受的撞擊力大小:F=1200N
②C與A碰撞過程,取向右為正方向,根據動量守恒定律有:
mCvC=-mCv′C+mAvA
解得:碰后A的速度 vA=2m/s
A恰好滑至木板B右端并與其共速時,所求B的長度最小.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
aA=$\frac{{μ}_{1}{m}_{A}g}{{m}_{A}}$=μ1g=2m/s2.
aB=$\frac{{μ}_{1}{m}_{A}g-{μ}_{2}({m}_{A}+{m}_{B})g}{{m}_{B}}$=2m/s2.
設經過時間t時A與B速度相同,則有 v=vA-aAt=aBt
得 t=0.5s,v=1m/s
木板B的最小長度 L=$\frac{{v}_{A}+v}{2}t$-$\frac{v}{2}t$=$\frac{{v}_{A}}{2}t$=$\frac{2}{2}$×0.5m=0.5m
答:
①小球C與物塊A碰撞過程中所受的撞擊力大小是1200N;
②為使物塊A不滑離木板B,木板B至少是0.5m.
點評 本題關鍵是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動量定理、能量守恒列式求解,應用動量守恒解題時要注意選取合適的系統作為研究對象,判斷是否符合動量守恒的條件,注意選取正方向.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b、c的線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線速度 | |
B. | 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向心加速度 | |
C. | c加速可追上同一軌道上的b,b減速可等候同一軌道上的c | |
D. | a衛星由于某種原因,軌道半徑緩慢減小,則其機械能逐漸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物塊所受的合力逐漸增大 | B. | 物塊對木板的彈力逐漸減小 | ||
C. | 物塊所受摩擦力逐漸增大 | D. | 物塊所受的摩擦力先減小后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P與Q之間一定存在摩擦力 | |
B. | Q與地面之間一定存在摩擦力 | |
C. | Q對P的支持力可能大于mg | |
D. | 地面對Q的支持力大小一定等于(M+m)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該滑雪運動員騰空的時間為根號3s | |
B. | BC兩點間的高度差為5m | |
C. | 運動員落到C點重力的瞬時功率為7kW | |
D. | 若該滑雪運動員從A點上方更高處滑下,落到傾斜雪道上時速度與豎直方向的夾角變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研究運動員百米賽跑沖刺動作時,運動員可以看作質點 | |
B. | 研究地球公轉時,地球不可以看作質點 | |
C. | 研究足球運動員踢出的弧線球時,可以將球看作質點 | |
D. | 研究從北京開往上海的一列火車的運行總時間時,火車可以看作質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