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萬有引力定律是牛頓發現的 | |
B. | F=G$\frac{{m}_{1}{m}_{2}}{{r}^{2}}$中的G是一個比例常數,是沒有單位的 | |
C. | 萬有引力定律適用于任意質點間的相互作用 | |
D. | 兩個質量分布均勻的分離的球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力也可以用F=G$\frac{{m}_{1}{m}_{2}}{{r}^{2}}$來計算,r是兩球體球心間的距離 |
分析 萬有引力定律是牛頓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發現的,據F=G$\frac{m1m2}{r2}$知G的國際單位是N•m2/kg2,適用于任何兩個物體之間的相互引力作用
解答 解:A、萬有引力定律是牛頓發現的,故A正確;
B、$F=G\frac{{m}_{1}^{\;}{m}_{2}^{\;}}{{r}_{\;}^{2}}$中的G是一個比例常數,單位為$N•{m}_{\;}^{2}/k{g}_{\;}^{2}$,故B錯誤;
C、萬有引力定律的適用條件是:公式適用于質點間的相互作用,但對于不能看做質點的兩個質量分布均勻的球體間的相互作用是適用的,此時r是兩球心間的距離;另外,對于一個質量分布均勻的球體和球外一個質點間的星湖作用萬有引力定律也適用,其中r為球心到質點的距離,故C正確;
D、兩個質量分布均勻的球體,計算萬有引力的時候,距離應該是兩球心間的距離,故D正確;
故選:ACD
點評 對于物理學上重要實驗、發現和理論,要加強記憶,這也是高考考查內容之一.掌握萬有引力定律的內容和適用條件即可解決問題.從公式的適用條件、物理意義、各量的單位等等全面理解萬有引力定律公式.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入射光頻率v<v0(極限頻率)時,不論入射光多強,被照射的金屬不會逸出電子 | |
B. | 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只與入射光頻率有關,而與入射光強度無關 | |
C. | 從光照射金屬到金屬逸出電子的時間一般不超過 10-9s | |
D. | 當入射光頻率 v>v0 時,光電流強度與入射光強度成正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0~1 s內重力的平均功率大小與1~6 s內重力平均功率大小之比為5:1 | |
B. | 0~1 s內摩擦力的平均功率大小與1~6 s內摩擦力平均功率大小之比為1:1 | |
C. | 0~1 s內位移大小與1~6 s內位移大小之比為1:5 | |
D. | 0~1 s內機械能變化量大小與1~6 s內機械能變化量大小之比為1: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當彈簧變長時,它的彈性勢能一定增大 | |
B. | 在拉伸長度相同時,k 越大的彈簧,它的彈性勢能越大 | |
C. | 當彈簧變短時,它的彈性勢能一定變小 | |
D. | 彈簧在拉伸時的彈性勢能一定大于壓縮時的彈性勢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5$\sqrt{2}$A | B. | 5 A | C. | 3.5$\sqrt{2}$A | D. | 3.5 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0 | B. | 2J | C. | 10J | D. | 14J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