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電流I=$\frac{q}{t}$ | B. | 電阻R=ρ$\frac{l}{S}$ | C. | 電場強度E=$\frac{F}{q}$ | D. | 電流I=$\frac{E}{R+r}$ |
分析 所謂比值定義法,就是用兩個基本的物理量的“比”來定義一個新的物理量的方法.比值法定義的基本特點是被定義的物理量往往是反映物質的最本質的屬性,它不隨定義所用的物理量的大小改變而改變.
解答 解:A、電流強度的數值由電壓和電阻決定,與電荷量多少和時間多少無關,故電流強度I=$\frac{q}{t}$是比值定義法.故A錯誤;
B、導體的電阻R=ρ$\frac{l}{S}$中電阻與導線長度、橫截面積及電阻率有關,不屬于比值定義法,故B錯誤;
C、電場強度與放入電場中的電荷無關,所以E=$\frac{F}{q}$屬于比值定義法.故C正確;
D、電流與用電器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電流I=$\frac{E}{R+r}$,不屬于比值定義法.故D錯誤.
故選:AC.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鍵理解比值定義法的特點:被定義的物理量往往是反映物質的最本質的屬性,它不隨定義所用的物理量的大小改變而改變.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A、B兩彈簧產生的彈力大小相等 | B. | $\frac{{k}_{1}}{{k}_{2}}$=$\frac{1}{4}$ | ||
C. | 撤去F的瞬間,a球的加速度為零 | D. | 撤去F的瞬間,b球的加速度為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β粒子和反沖核在磁場中的軌跡一定是兩個互相內切的圓 | |
B. | β粒子的動能約等于△m?c2 | |
C. | 反沖核的動能約等于△m?c2 | |
D. | 該反應釋放的核能約等于me?c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凡是輕小物體,都可以看做質點 | |
B. | 質點是一個理想化模型,實際并不存在 | |
C. | 研究地球自轉時,可以把地球看做質點 | |
D. | 體積大的物體均不能看作質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P物體可能受3個力 | |
B. | Q受到4個力 | |
C. | 若繩子變長,繩子的拉力將變小 | |
D. | 若繩子變短,Q受到的靜摩擦力仍不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1>F2 | B. | F1<F2 | C. | F1=F2 | D. | 以上都有可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a、b加速時,物體a的加速度小于物體b的加速度 | |
B. | 20 s時,a、b兩物體相距最遠 | |
C. | 60 s時,物體a在物體b的前方 | |
D. | 40 s時,a、b兩物體速度相等,相距200 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物體的周期TA:TB=1:2 | B. | 物體的周期TA:TB=1:1 | ||
C. | 物體的線速度大小vA:vB=1:1 | D. | 物體的角速度大小ωA:ωB=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