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游標卡尺主尺與游標尺示數之和是游標卡尺的示數;由速度公式求出滑塊經過光電門時的速度,然后由勻變速運動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滑塊的加速度.
(2)只有在滑塊質量遠大于鉤碼質量時,才可近似認為滑塊受到的拉力等于鉤碼的重力.
(3)斷開氣源,滑塊受到拉力與阻力的作用,接通氣源時,滑塊受僅受到拉力的作用,由牛頓第二定律與滑動摩擦力公式可以求出動摩擦因數.
解答 解:(1)由圖示游標卡尺可知,主尺示數為0.2cm,游標尺示數為5×0.05mm=0.25mm=0.025cm,則游標卡尺讀數為0.2cm+0.025cm=0.225cm;
(2)滑塊經過光電門時的速度v1=0;v2=$\fracp9vv5xb5{t}$,
由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位移公式得:v22=2aL,
解得,加速度a=$\frac{p9vv5xb5^{2}}{2L{t}^{2}}$
(3)根據a=$\frac{p9vv5xb5^{2}}{2L{t}^{2}}$=gsinθ可得:
sinθ=0.6
當有摩擦力時,根據(1)中所求加速度可得:
a’=$\frac{p9vv5xb5^{2}}{2Lt{′}^{2}}$=$\frac{1}{9}$×$\frac{p9vv5xb5^{2}}{2L{t}^{2}}$=$\frac{1}{9}×6$=$\frac{2}{3}$m/s2
對滑塊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μMgcosθ=Ma1,因F=Ma,
代入數據解得:μ=0.67;
故答案為:(1)0.225,(2)$\frac{p9vv5xb5^{2}}{2L{t}^{2}}$(3)0.67
點評 本題考查利用氣墊導軌求解動摩擦因數實驗,要注意通過題意明確實驗原理,明確實驗方法,才能準確找出實驗中所采用的物理規律,本題要注意導軌是傾斜的,故存在一定的夾角.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牛頓最早指出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 |
B. | 一個運動的物體,如果不再受力了,它總會逐漸停下來,這說明,靜止狀態才是物體長時間不受力時的“自然狀態” | |
C. | 牛頓認為力的真正效應是改變物體的速度大小,而不僅僅是使之運動 | |
D. | 伽利略根據理想實驗作出推論,如果沒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體,一旦具有某一速度,將保持這個速度繼續運動下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s時,稱為第2s末時或第3s初,也可稱為2s內 | |
B. | 0~2s的時間稱為最初2s內或第2s內 | |
C. | 第2s內指的是在第1s末到第2s初這1s的時間 | |
D. | 第2s末就是第3s初,指的是時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靜電感應不是創造電荷,只是電荷從物體的一個部分轉移到了另一個部分 | |
B. | 在公式F=k$\frac{{Q}_{1}{Q}_{2}}{{r}^{2}}$中,k$\frac{{Q}_{1}}{{r}^{2}}$ 是點電荷Q1產生的電場在點電荷Q2處場強的大小;而k$\frac{{Q}_{2}}{{r}^{2}}$是點電荷Q2產生的電場在點電荷Q1處場強的大小 | |
C. | 電動勢表示電源將單位正電荷從負極移到正極時,非靜電力做的功 | |
D. | 一個帶電體接觸一個不帶電的物體,兩個物體可能帶上異種電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減小v,以增大F | B. | 減小v,以減小F | C. | 增大v,以增大F | D. | 增大v,以減小F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若用紅光照射金屬時發生光電效應,則用其他可見光照射該金屬均能產生光電效應 | |
B. | 一束光照射到某種金屬上不能發生光電效應,可能是因為該束光的照射時間太短 | |
C. | 光電效應揭示了光的粒子性,而康普頓效應則反映了光的波動性 | |
D. | 物質波是一種概率波,在微觀物理學中可以用“軌跡”來描述粒子的運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