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表演“隱形的大頭針”節目,某同學在半徑為r的圓形軟木片中心垂直插入一枚大頭針,并將其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大頭針朝下),如圖所示。已知水的折射率為4/3,為了保證表演成功(在水面上看不到大頭針),大頭針末端離水面的最大距離h為
A.r B.
r C.
r D.
r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3-2014學年四川省高三零診模擬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是某款理發用的電吹風的電路圖,它主要由電動機M和電熱絲R構成.當調節開關S1、S2的通斷,可使電動機驅動風葉旋轉,將冷空氣從進風口吸入,從出風口吹出冷風或熱風。已知電吹風的額定電壓為220 V,吹冷風時的功率為120 W,吹熱風時的功率為1 000 W.關于該電吹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熱絲的電阻為55 Ω
B.當開關S2閉合、S1斷開時,電吹風吹出冷風
C.當電吹風吹冷風時,電熱絲每秒鐘消耗的電能為1 000 J
D.當電吹風吹熱風時,電動機每秒鐘消耗的電能為1 120 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3-2014學年四川省德陽市高三“二診“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橫波在介質中沿X軸傳播,圖甲為t=0.75s時的波形圖,圖乙為P點(S=1.5m處的質點)的振動圖像,那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波向右傳播,波速為2m/s
B.質點L與質點N的運動方向總相反
C.t=1.0s時,質點P處于平衡位置,并正在往正方向運動
D.在0.5s時間內,質點P向右運動了1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3-2014學年四川省廣元市高第三次高考適應性統考理科綜合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如圖甲所示,一傾角為37°、長L=0.93m的固定斜面是由兩種材料構成的,物塊P從斜面頂端以初速度v0=1m/s沿斜面向下運動,物塊P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隨物塊P下滑的距離L的關系如圖乙所示。已知sin37°=0.6,cos37°=0.8,取g=10m/s2。求:
(1)物塊P在斜面上前后兩段滑動的加速度大小與方向;
(2)物塊P滑到斜面底端時的速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3-2014學年吉林省長春市高三下學期第三次理綜模擬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豎直放置的輕彈簧,一端固定于地面,另一端與質量為3kg的物體B固定在一起,質量為1kg的物體A置于B的正上方5cm處靜止。現讓A自由下落(不計空氣阻力),和B發生碰撞,碰撞時間極短,碰撞后粘在一起。已知碰后經0.2s下降了5cm 至最低點,彈簧始終處于彈性限度內(g取10 m/s2)
求:①從碰后到最低點的過程中彈性勢能的增加量;②從碰后至返回到碰撞點的過程中,彈簧對物體B沖量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3-2014學年吉林省長春市高三下學期第三次理綜模擬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14分)如甲圖所示,長為4m的水平軌道AB與傾角為37°的足夠長斜面BC在B處平滑連接,有一質量為2kg的滑塊,從A處由靜止開始受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F與位移x的關系按乙圖所示規律變化,滑塊與AB和BC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0.5,重力加速度g取l0m/s2。求:
(1)滑塊第一次到達B處時的速度大;
(2)不計滑塊在B處的速率變化,滑塊到達B點時撤去力F,滑塊沖上斜面,則滑塊最終靜止的位置與B點的距離多大。(sin37°=0.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3-2014學年吉林省吉林市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理綜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如圖所示,質量為m、電荷量為+q的粒子從坐標原點O以初速度v0射出,粒子恰好經過A點,O、A兩點長度為 ,連線與坐標軸+y方向的夾角為
= 370,不計粒子的重力。(sin37o=0.6,cos37o=0.8)
(1)若在平行于x軸正方向的勻強電場中,粒子沿+y方向從O點射出,恰好經過A點;若在平行于y軸正方向的勻強電場
中,粒子沿+x方向從O點射出,也恰好能經過A點,求這兩種情況電場強度的比值
(2)若在y軸左側空間(第Ⅱ、Ⅲ象限)存在垂直紙面的勻強磁場,粒子從坐標原點O,沿與y軸成300 的方向射入第二象限,恰好經過A點,求磁感應強度B大小及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3-2014學年北京市東城區高三第二學期綜合練習(二)理綜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為了測定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實驗室可以提供如下器材:A端固定、B端高度可以調節的長木板一塊、小木塊一個、計時器一個、米尺一把。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
①填入適當的公式或文字,完善以下實驗步驟:
a. 調節長木板B端高度,讓木塊從板上C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到板的底端A處,用計時器記下木塊下滑所用的時間t。
b.用米尺測量C與A之間的距離s,則木塊下滑的加速度a= 。
c.用米尺測量長木板B端相對于水平桌面的高度h和長木板的總長度l。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求得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的表達式=____________。(用實驗的測量量表示)
d.改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復上述測量和計算,求出的平均值。
②在上述實驗中,為減小實驗誤差,某同學通過改變斜面的傾角θ,測出了多個加速度a1、a2、a3 ,并計算出加速度的平均值,用該平均值計算出動摩擦因數。你認為該同學的方法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多選題
A.觀察者相對于頻率一定的聲源運動時,接收到聲波的頻率可能發生變化 |
B.X射線穿透物質的本領比γ射線更強 |
C.紅光由空氣進入水中,波長變長、顏色不變 |
D.狹義相對論認為物體的質量與其運動狀態有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