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假設地球同步衛星繞地球運行的軌道半徑為地球半徑的6.6倍,地球赤道平面與地球公轉平面共面。站在地球赤道某地的人,日落后4小時的時候,在自己頭頂正上方觀察到一顆恰好有陽光照亮的人造地球衛星,若該衛星在赤道所在平面內做勻速圓周運動。則此人造衛星
A. 距地面高度等于地球半徑
B. 繞地球運行的周期小于同步衛星的周期
C. 繞地球運行的角速度與同步衛星繞地球運行的角速度相同
D. 繞地球運行的速率與同步衛星繞地球運行速率相同
【答案】AB
【解析】如圖所示:
太陽光可認為是平行光,O是地心,人開始在A點,這時剛好日落,因為經過24小時地球轉一圈,所以經過4小時,地球轉了60°,即∠AOC=60°,此時人已經到了B點,衛星在人的正上方C點,太陽光正好能照到衛星,所以根據∠AOC=60°就能確定衛星的軌道半徑為r=OC=2OA=2R.則衛星距地面高度等于地球半徑R,故A正確.設此衛星的運行周期為,地球自轉的周期為
,則地球同步衛星的周期也為
,依據常識知道
,根據開普勒第三定律有
故
,故B錯誤;由于繞地球運行的周期與同步衛星繞地球運行的周期不等,所以繞地球運行的角速度與同步衛星繞地球運行的角速度不同,故C錯誤;由
,軌道半徑越小,線速度越大,兩者軌道半徑不同,所以線速度不同,,故D正確.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質量為m的鐵球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靜止在傾角為θ的斜面和豎直墻壁之間,鐵球與斜面的接觸點為A,推力F的作用線通過球心O,如圖所示,假設斜面、墻壁均光滑.若水平推力緩慢增大,則在此過程中( )
A. 斜面對鐵球的支持力緩慢增大
B. 斜面對鐵球的支持力不變
C. 墻對鐵球的作用力大小始終等于推力F
D. 墻對鐵球的作用力大小始終大于推力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所示,輕彈簧豎直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質量為m=0.2kg的小球,從彈簧上端某高度處自由下落,從它接觸彈簧到彈簧壓縮至最短的過程中(彈簧始終在彈性限度內),其速度v和彈簧壓縮量△x之間的函數圖象如圖乙所示,其中A為曲線的最高點,小球和彈簧接觸瞬間機械能損失不計,取g=10m/s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球剛接觸彈簧時速度最大
B.當△x=0.3m時,小球處于超重狀態
C.該彈簧的勁度系數為20.0N/m
D.從接觸彈簧到壓縮至最短的過程中,小球的加速度先減小后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一個豎直放置的圓錐筒可繞其中心轉動,筒內壁粗糙,筒口半徑和筒高分別為
和
,筒內壁
點的高度為筒高的一半.內壁上有一質量為
的小物塊隨圓錐筒一起做勻速轉動,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小物塊所受合外力指向點
B. 當轉動角速度時,小物塊不受摩擦力作用
C. 當轉動角速度時,小物塊受摩擦力方向由
指向
D. 當轉動角速度時,小物塊受摩擦力方向由
指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所示,直角三角形斜劈abc固定在水平面上.t=0時,一物塊(可視為質點)從底端a以初速度v0沿斜面ab向上運動,到達頂端b時速率恰好為零,之后沿斜面bc下滑至底端c.若物塊與斜面ab、bc間的動摩擦因數相等,物塊在兩斜面上運動的速率v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如圖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 m/s2,則下列物理量中不能求出的是( )
A.斜面ab的傾角θ
B.物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
C.物塊的質量m
D.斜面bc的長度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5·全國卷ⅡT20)在一東西向的水平直鐵軌上,停放著一列已用掛鉤連接好的車廂.當機車在東邊拉
著這列車廂以大小為a的加速度向東行駛時,連接某兩相鄰車廂的掛鉤P和Q間的拉力大小為F;當機車
在西邊拉著車廂以大小為a的加速度向西行駛時,P和Q間的拉力大小仍為F.不計車廂與鐵軌間的摩擦,
每節車廂質量相同,則這列車廂的節數可能為( )
A.8 B.10 C.15 D.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質量分別為m和2m的A、B兩個木塊間用輕彈簧相連,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緊靠豎直墻壁.用水平力向左推B,將彈簧壓縮,推到某位置靜止時推力大小為F,彈簧的彈性勢能為E.在此位置突然撤去推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撤去推力的瞬間,B的加速度大小為
B. 從撤去推力到A離開豎直墻壁前,A、B和彈簧組成的系統動量不守恒,機械能守恒
C. 從撤去推力到A離開豎直墻壁前,A、B和彈簧組成的系統動量守恒,機械能守恒
D. A離開豎直墻壁后,彈簧彈性勢能最大值為E/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通過物理學史的學習,能讓我們增長見識,加深對物理學的理解,還能從前人的經驗中得到啟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第谷提出了行星運動三大定律,在此基礎上,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B. 卡文迪許用實驗測定了萬有引力常量
C. 木星被稱為“筆尖下發現的行星”
D. 經典力學也適用于微觀高速強引力的領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裝置做“研究物體平拋運動”的實驗,根據實驗結果在坐標紙上描出了小球水平拋出后的運動軌跡,但不慎將畫有軌跡圖線的坐標紙丟失了一部分,剩余部分如圖乙所示,圖乙中水平方向與豎直方向每小格的長度均代表0.10m。和
是軌跡圖線上的3個點,
和
、
和
之間的水平距離相等。(重力加速度取9.8
)
完成下列填空:
(1)設、
和
的橫坐標分別為
、
和
,縱坐標分別為
、
和
,從圖乙中可讀出
_____m,
_____m,
_____m。(保留兩位小數)
(2)若已測知拋出后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勻速運動。利用(1)中讀取的數據,求出小球從運動到
所用的時間為_____s,小球拋出后的水平速度為_____
(均可用根號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