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物理課外小組利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完成探究小車的加速度與其所受合外力之間的關系實驗。
(1)請補充完整下列實驗步驟的相關內容。
①用天平測量砝碼盤的質量m0;用游標卡尺測量遮光板的寬度d,游標卡尺的示數如圖乙所示,則其讀數為__________cm;按圖甲所示安裝好實驗裝置,用米尺測量兩光電門之間的距離s;
②在砝碼盤中放入適量的砝碼,適當調節長木板的傾角,直到輕推小車,遮光片先后經過光電門A和光電門B的時間相等;
③取下細繩和砝碼盤,記下________;(填寫相應物理量及其符號)
④讓小車從靠近滑輪處由靜止釋放,用數字毫秒計分別測出遮光片經過光電門A和光電門B所用的時間ΔtA和ΔtB;
⑤步驟④中,小車從光電門A下滑至光電門B過程合外力為_________,小車的加速度為___________;(用上述步驟中的物理量表示,重力加速度為g)
⑥重新掛上細線和砝碼盤,改變長木板的傾角和砝碼盤中砝碼的質量,重復②~⑤步驟。
(2)本實驗中,以下操作或要求是為了減小實驗誤差的是_______。
A.盡量減小兩光電門間的距離s
B.盡量增大遮光片的寬度d
C.調整滑輪,使細線與長木板平行
D.砝碼和砝碼盤的總質量遠小于小車的質量
【答案】0.54 砝碼盤中砝碼的質量m
C
【解析】
(1)①.游標卡尺的讀數為0.5cm+0.1mm×4=0.54cm;
③.在砝碼盤中放入適量砝碼,適當調節長木板的傾角,直到輕推小車,遮光片先后經過光電門A和光電門B的時間相等,此時小車做勻速運動,取下細繩和砝碼盤,記下砝碼盤中砝碼的質量m.
⑤取下細繩和砝碼盤后,小車受到的合力即為砝碼盤和盤中砝碼的總重力,即為F=(m+m0)g,由于光電門的寬度d很小,所以我們用很短時間內的平均速度代替瞬時速度.
滑塊通過光電門1速度vA=,滑塊通過光電門2速度vB=
,
根據速度位移公式可知2as=vB2- vA2,解得a=
⑥.盡量增大兩光電門間的距離s,距離大一些,誤差小一些,故A錯誤;盡量減小遮光片的寬度d,使測量的瞬時速度等于平均速度,故B錯誤;調整滑輪,使細線與長木板平行,否則撤去繩子后,合力不等于繩子拉力,故C正確;本實驗沒有用砝碼盤和盤中砝碼的重力代替繩子的拉力,不需要滿足砝碼和砝碼盤的總質量遠小于小車的質量,故D錯誤.故選C.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木塊m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顆子彈水平射入木塊中,子彈受到的平均作用力為f,射入深度為d,此過程中木塊移動了s,則 ( )
A. 子彈損失的動能為fs
B. 木塊增加的動能為f(s+d)
C. 子彈動能的減少等于木塊動能的增加
D. 子彈、木塊系統總機械能的損失為f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水平面上有兩根相距0.5m的足夠長的平行金屬導軌MN和PQ,它們的電阻可忽略不計,在M和P之間接有阻值為R=3.0Ω的定值電阻.導體棒ab長L=0.5m,其電阻為r=1.0Ω,與導軌接觸良好.整個裝置處于方向豎直向上的勻強磁場中,磁感應強度B=0.4T.現使ab以v=10m/s的速度向右做勻速運動.
⑴ab兩點電勢差為多少?
⑵使ab棒向右勻速運動的拉力F為多少?
⑶拉力的功率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運動,由于受到阻力作用,粒子的動能逐漸減小(帶電荷量不變,重力忽略不計),軌道如圖中曲線abc所示.則該粒子( )
A. 帶負電,運動方向a→b→c
B. 帶負電,運動方向c→b→a
C. 帶正電,運動方向a→b→c
D. 帶正電,運動方向c→b→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研究彈簧的形變與外力的關系”的實驗中,將彈簧水平放置,測出其自然長度,然后豎直懸掛讓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豎直向下施加外力F。實驗過程是在彈簧的彈性限度內進行的。用記錄的外力F與彈簧的形變量x作出的F-x圖線如圖所示。
(1)彈簧的形變量x與外力F關系式F=___;(力的單位:N,長度單位:m)
(2)圖線不過原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假設你站在火車頭旁和火車同時由靜止開始沿平直鐵軌加速,比一下誰跑得快。在開始的一段時間內,你會比火車跑得快,但過一段時間后,火車一定會趕上你并超過你,對于這種現象,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 開始的一段時間內,由于人的加速度比火車的大,所以人領先于火車
B. 火車的加速度一直比人的大、所以火車一定能超過人
C. 人和火車的加速度大小一直相同,只不過加速的時間火車長一些
D. 在從人和火車由靜止加速到火車趕上人的過程中,火車的平均度等于人的平均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圖甲所示裝置“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請思考并完成相關內容:
(1)實驗時,為平衡摩擦力,以下操作正確的是_______
A.連著砂桶,適當調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直到小車被輕推后沿木板勻速運動
B.取下砂桶,適當調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直到小車被輕推后沿木板勻速運動
C.取下砂桶,適當調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直到小車緩慢沿木板做直線運動
(2)圖乙是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已知相鄰計數點間還有四個點未畫出,打點計時器所用電源頻率為50Hz,由此可求出小車的加速度a=_______m/s2(計算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3)一組同學在保持木板水平時,研究小車質量一定的情況下加速度a與合外力F的關系,得到如圖丙中①所示的a﹣F圖線.則小車運動時受到的摩擦力f=_______N;小車質量M=_______kg.若該小組正確完成了步驟(1),得到的a﹣F圖線應該是圖丙中的_______(填“②”、“③”或“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是水平面上兩列頻率相同的波在某時刻的疊加情況,圖中實線為波峰,虛線為波谷.已知兩列波的振幅均為2cm,波速為2m/s,波長為8cm,E點是B、D和A、C連線的交點,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 A、C兩處兩質點是振動減弱的點
B. B、D兩處兩質點在該時刻的豎直高度差是8 cm
C. E處質點是振動減弱的點
D. 經0.02 s,B處質點通過的路程是8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1)打點計時器是利用__________(填“直流”或“交流”)電源進行的計時儀器,若電源頻率為50HZ,則它們每隔__________秒打一個點。
(2)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實驗中,某同學由打點計時器得到表示小車運動過程的一條清晰紙帶,紙帶上每兩個計數點間還有四個點未畫出(兩計數點間時間T=0.1s).其中 S1=3.00cm,S2=6.50cm,S3=10.0cm, S4=13.50cm,S5=17.00cm,S6=20.50cm.實驗記錄的S1、S2、S3、S4、S5、S6六組數據中記錄有誤的數據是__________.(用數據前的符號表示,該數據不影響后面的計算結果)
(3)小車運動的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__m/s2.(結果保留小數點后面兩位)
(4)利用以上數據可求得A點的瞬時速度大小為:__________m/s(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