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感應起電和摩擦起電都能使物體帶電,關于這兩種使物體帶電的過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感應起電和摩擦起電都是電荷從物體的一部分轉移到另一部分
B.感應起電是電荷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
C.感應起電和摩擦起電都是電荷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
D.摩擦起電是電荷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多選)質量為m的帶電小球射入勻強電場后,以方向豎直向上、大小為2g的加速度向下運動,在小球下落h的過程中( )
A. 小球的重力勢能減少了2mgh B. 小球的動能減少了2mgh
C. 電場力做負功2mgh D. 小球的電勢能增加了3mg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單擺振動的周期與擺球質量無關
B. 發射無線電波時需要對電磁波進行調制和解調
C. 光的偏振現象說明光波是橫波
D. 光纖通信和全息照相都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
E. 聲源與觀察者相互靠近時,觀察者接收的頻率大于聲源振動的頻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分子運用理論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分子的平均動能越大,分子運動得越劇烈
B. 物體的狀態變化時,它的溫度一定變化
C. 物體內分子間距離越大,分子間引力一定越大
D. 布朗運動是液體分子的熱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東漢王充在《論衡·狀留篇》中記述了球的運動:“圓物投之于地,東西南北,無之不可;策杖叩動,才微輒停”。關于運動和力的關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B. 力是改變物體慣性大小的原因
C. 力是改變物體位置的原因
D. 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摩擦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物體受到摩擦力作用時,一定受到彈力作用
B. 只有運動的物體才能受到滑動摩擦力作用
C. 具有相對運動的兩物體間一定存在滑動摩擦力作用
D. 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質點的概念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任何細小的物體都可以看做質點
B.任何靜止的物體都可以看做質點
C.一個物體是否可以看做質點,要看研究問題的具體情況而定
D.一個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看做質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霧霾天氣對大氣中各種懸浮顆粒物含量超標的籠統表述,是特定氣候條件與人類活動相互作用的結果。霧霾中,各種懸浮顆粒物形狀不規則,但可視為密度相同、直徑不同的球體,并用PM10、PM2.5分別表示直徑小于或等于10μm、2.5μm的顆粒物(PM是顆粒物的英文縮寫)。某科研機構對北京地區的檢測結果表明,在靜穩的霧霾天氣中,近地面高度百米的范圍內,PM10的濃度隨高度的增加略有減小,大于PM10的大懸浮顆粒物的濃度隨高度的增加明顯減小,且兩種濃度分布基本不隨時間變化。
據此材料,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
A. PM10表示直徑小于或等于1.0×10-6m的懸浮顆粒物
B. PM10受到的空氣分子作用力的合力始終大于其受到的重力
C. PM10和大懸浮顆粒物都在做布朗運動
D. PM2. 5濃度隨高度的增加逐漸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物理學重視邏輯,崇尚理性,其理論總是建立在對事實觀察的基礎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天然放射現象說明原子核內部是有結構的
B. 電子的發現使人認識到原子具有核式結構
C. α粒子散射實驗的重要發現是電荷是量子化的
D. 密立根油滴實驗表明核外電子的軌道是不連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