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下面短文,并簡要寫出自己的感想…
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科學家高錕(Charles K.Kao/“光纖之父”)以及科學家威拉德?博伊爾和喬治-史密斯.至此,共有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朱棣文等近十位華人獲諾貝爾獎.
1966年,高錕發表了一篇題為《光頻率介質纖維表面波導》的論文,開創性地提出光導纖維在通信上應用的基本原理,描述了長程及高信息量光通信所需絕緣性纖維的結構和材料特性.他仔細地計算出如何通過光學玻璃纖維實現遠距離光傳輸.
現今,由光纖構成的系統“滋養”著我們的信息社會.如果我們拆開纏繞全球的玻璃纖維,將得到一條長十億千米的“細線”,這足以繞地球25000多圈,而且它還在迅速地增長.這些低損耗的玻璃纖維推動了全球的寬帶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