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鐵是人體內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其配合物的研究也是當今科研的重點之一。
基態Fe原子的價層電子軌道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周期元素中,基態原子的未成對電子數比Fe多的元素為________
填元素符號
。
常溫下,五羰基鐵
為黃色液體,其晶體類型為________________;CO與
互為等電子體,二者中沸點較高的是________,原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普魯士藍的化學式為
,碳原子與
形成配位鍵,其中提供孤電子對的是________
填元素符號
,
中碳原子的雜化方式為________,1mol普魯士藍中所含
鍵的數目為________________。
鄰羥基苯甲醛
和對羥基苯甲醛
均能與
溶液反應生成紫色配合物。對羥基苯甲醛在水中的溶解度略大于鄰羥基苯甲醛在水中的溶解度,原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含鐵化合物的長方體晶胞結構如圖所示,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晶胞中距離Fe原子最近的S原子有________個,若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為
,則該晶體的密度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含有
、a、b的代數式表示
。
【答案】 Cr、Mn 分子晶體 CO 二者的相對分子質量相同,CO屬于極性分子,分子間作用力較大,沸點較高
sp 36NA(或
鄰羥基苯甲醛易形成分子內氫鍵,對羥基苯甲醛易與水形成分子間氫鍵
4
【解析】
鐵是26號元素,基態Fe原子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3d64s2,基態Fe原子的未成對電子數為4;
(2)常溫下,五羰基鐵為黃色液體,說明熔點較低;CO與
互為等電子體,分子極性影響分子間作用力的大小,從而影響熔、沸點;
普魯士藍的化學式為
,碳原子與
形成配位鍵,其中提供孤電子對的是碳原子,雙鍵或叁鍵中含有
鍵,單鍵不含
鍵;
根據鄰羥基苯甲醛和對羥基苯甲醛形成的氫鍵方式判斷水溶性;
根據長方體晶胞結構圖所示,晶胞中含有的Fe原子數目為4×
+6×
=4,Cu原子數目為8×
+4×
+1=4,S原子均在晶胞的體心,則S原子數目為8,結合原子數目的最簡式確定該化合物的化學式;晶胞中距離Fe原子最近的S原子有4個;根據晶胞密度的計算式
計算即可。
鐵是26號元素,基態Fe原子的價層電子軌道表達式為
;同周期元素中,基態原子的未成對電子數比Fe多的元素為鉻、錳元素;故填:
Cr、Mn;
常溫下,五羰基鐵
為黃色液體,其晶體類型為分子晶體;CO與
互為等電子體,二者中沸點較高的是CO,原因為二者的相對分子質量相同,CO屬于極性分子,分子間作用力較大,沸點較高;故填:分子晶體;CO;二者的相對分子質量相同,CO屬于極性分子,分子間作用力較大,沸點較高;
普魯士藍的化學式為
,碳原子與
形成配位鍵,其中提供孤電子對的是碳原子,
中碳原子的雜化方式為sp,一個
分子中有36個
鍵,則1mol普魯士藍中所含
鍵的數目為
或
;故填:C;sp;
或
;
鄰羥基苯甲醛
和對羥基苯甲醛
均能與
溶液反應生成紫色配合物。對羥基苯甲醛在水中的溶解度略大于鄰羥基苯甲醛在水中的溶解度,原因為鄰羥基苯甲醛易形成分子內氫鍵,對羥基苯甲醛易與水形成分子間氫鍵;故填:鄰羥基苯甲醛易形成分子內氫鍵,對羥基苯甲醛易與水形成分子間氫鍵;
晶胞中含有的Fe原子數目為4×
+6×
=4,Cu原子數目為8×
+4×
+1=4,S原子均在晶胞的體心,則S原子數目為8,則該化物的化學式為
,晶胞中距離Fe原子最近的S原子有4個;根據晶胞密度的計算式
,帶入數值,計算,則該晶體的密度為
。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綠色發展、生態保護成為中國展示給世界的一張新“名片”。汽車尾氣是造成大氣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減少氮的氧化物在大氣中的排放是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之一。請回答下列問題:
(1)已知:N2(g)+O2(g)===2NO(g) ΔH1= +180.5 kJ/mol
C(s)+O2(g)===CO2(g) ΔH2=-393.5 kJ/mol
2C(s)+O2(g)===2CO(g) ΔH3=-221 kJ/mol
若某反應的平衡常數表達式為K=[c(N2)·c2(CO2)]/[c2(NO)·c2(CO)],則此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
(2)N2O5在一定條件下可發生分解:2N2O5(g)4NO2(g)+O2(g),某溫度下恒容密閉容器中加入一定量N2O5,測得N2O5濃度隨時間的變化如下表:
t/min | 0 | 1 | 2 | 3 | 4 | 5 |
c(N2O5)/(mol·L-1) | 1.00 | 0.71 | 0.50 | 0.35 | 0.25 | 0.17 |
①反應開始時體系壓強為p0,第2 min時體系壓強為p1,則p1∶p0=________。2~5 min內用NO2表示的該反應的平均反應速率為________。
②一定溫度下,在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N2O5進行該反應,能判斷反應已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NO2和O2的濃度比保持不變 b.容器中壓強不再變化
c.2v正(NO2)=v逆(N2O5) d.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
(3)Kp是用反應體系中氣體物質的分壓來表示的平衡常數,即將K表達式中平衡濃度用平衡分壓代替。已知反應:NO2(g)+CO(g)NO(g)+CO2(g),該反應中正反應速率v正=k正·p(NO2)·p(CO),逆反應速率v逆=k逆·p(NO)·p(CO2),其中k正、k逆為速率常數,則Kp為________(用k正、k逆表示)。
(4)如圖是密閉反應器中按n(N2)∶n(H2)=1∶3投料后,在200 ℃、400 ℃、600 ℃下,合成NH3NH3的物質的量分數隨壓強的變化曲線,已知該反應為放熱反應。
①曲線a對應的溫度是________。
②M點對應的H2的轉化率是________。
(5)常溫下,聯氨為二元弱堿,在水中的電離方程式與氨相似,聯氨第一步電離反應的電離平衡常數值_______________。(已知:N2H4+H+ N2H5+的K=8.7×107 Kw=1.0×10-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照相底片的定影過程中,未曝光的溴化銀(AgBr)常用硫代硫酸鈉(Na2S2O3)溶解,反應生成Na3[Ag(S2O3)2];在廢定影液中加人Na2S使Na3[Ag(S2O3)2]中的銀轉化為Ag2S,并使定影液再生。將Ag2S在高溫下轉化為Ag,就達到了回收銀的目的。
(1)銅、銀、金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族相鄰周期,基態銀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 _______。
(2)Na、O、S簡單離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S2O32-離子結構如圖所示,其中心硫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寫出AgBr 溶于Na2S2O3溶液的離子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Na3[Ag(S2O3)2]中存在的作用力有離子鍵、共價鍵、______________。
(5)在空氣中灼燒Ag2S生成Ag和SO2,SO2 分子中硫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為_________,其分子空間構型為______________。 SO2易溶于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現在人們已經有多種方法來測定阿伏加德羅常數,X射線衍射法就是其中的一種,通過對金晶體的X 射線衍射圖象的分析,可以得出金晶體的晶胞屬于面心立方晶胞(與銅的晶胞相似)。若金原子的半徑為am,金的密度為ρg·cm-3,金的摩爾質量為Mg·mol -1,試通過這些數據列出計算阿伏加德羅常數的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A的產量通常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石油化工水平,現以A為主要原料合成一種具有果香味的物質E,其合成路線如下圖所示。
請回答下列問題:(電子式和化學方程式書寫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
(1)寫出A的電子式 ,B、D分子中的官能團名稱分別是 、 。
(2)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注明反應類型:
① , ;
② , ;
④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研究性學習小組探究與銅有關的物質的性質,過程設計如下:
提出猜想:
問題1:在元素周期表中,銅與鋁的位置很接近,氫氧化鋁具有兩性,氫氧化銅有兩性嗎?
問題2:鐵和銅都有變價,一般情況下,Fe2+的穩定性弱于的Fe3+,Cu+的穩定性也弱于Cu2+嗎?
問題3:硫酸銅溶液呈藍色,銅與濃硝酸常溫下反應生成的溶液也是藍色嗎?
實驗探究:
Ⅰ.解決問題1:
(1)實驗需配制100mL0.50molL-1CuSO4溶液,必需的玻璃儀器有膠頭滴管、燒杯、___、___。
(2)為達到目的,某同學認為只要進行兩次實驗即可得出結論。請寫出實驗②的具體內容。
①向盛有CuSO4溶液的試管中滴加NaOH溶液至過量,觀察生成的Cu(OH)2沉淀是否溶解;
②___。
Ⅱ.解決問題2的實驗和現象如下:
①取一定量制得的氫氧化銅固體,于坩堝中灼燒,當溫度達到80~100℃時得到黑色固體粉末;繼續加熱至1000℃以上,黑色粉末全部變成紅色粉末氧化亞銅;
②取適量紅色氧化亞銅粉末于潔凈試管中,加入過量的稀硫酸,得到藍色溶液,同時觀察到試管底部還有紅色固體存在。根據以上實驗及現象回答下列問題:
(3)寫出氧化亞銅與稀硫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
(4)從實驗中可得出的結論:當溫度在1000℃以上時___(填Cu2+或Cu+,下同)穩定,在酸性溶液中___穩定。
Ⅲ.解決問題3,某同學設計的實驗如下:
取一銅片裝入試管,加入適量的濃硝酸,觀察溶液的顏色變化。
(5)另一同學認為此同學設計的實驗有缺陷,原因是___。
(6)銅與濃硝酸反應溶液呈綠色,有同學認為這是生成的NO2溶于其中的原因。請設計實驗說明此解釋是否正確(只需要寫出一種方法即可)。___
實驗步驟 | 實驗結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乳酸薄荷醇酯 僅能發生水解、氧化、消去反應
B.乙醛和丙烯醛 不是同系物,但它們與氫氣充分反應后的產物是同系物
C.甲醇、乙醇、乙二醇的沸點逐漸升高
D.甲苯、乙烯均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但反應原理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909年化學家哈伯在實驗室首次合成了氨。2007年化學家格哈德·埃特爾在哈伯研究所證實了氫氣與氮氣在固體表面合成氨的反應過程,示意如下圖:
(1)圖⑤表示生成的NH3離開催化劑表面,圖③的含義分別是_____________。
(2)500℃下,在A、B兩個容器中均發生合成氨的反應。起始兩容器充入兩氣體兩相同,體積相同,隔板Ⅰ固定不動,活塞Ⅱ可自由移動。
①兩容器的N2的轉化率關系為αA____αB(填“>”、“<”或“=”)
②在B容器中,反應達到平衡的標志有________。
A 容器中氣體壓強不再發生變化
B 容器中氣體密度不再發生變化
C 容器中氣體平均摩爾質量不再發生變化
③當合成氨在容器B中達平衡時,測得其中含有1.0molN2,0.4molH2,0.4molNH3,此時容積為2.0L。保持溫度和壓強不變,向此容器中通入0.36molN2,平衡將______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動。
④向A、B兩容器中均通入xmolN2和ymolH2,初始A、B容積相同,并保持溫度不變。若要平衡時保持N2在A、B兩容器中的體積分數相同,則x與y之間必須滿足的關系式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時,下列溶液中,離子濃度關系正確的是
A.的氨水稀釋10倍后,其
,則
B.濃度相同的,三種溶液中的
C.將相同濃度的氨水與鹽酸等體積混合,所得溶液中的離子濃度關系:
D.將與
溶液等體積混合,測得溶液pH為7,則a與b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