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2屆上海市松江二中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命科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小白鼠在實驗前后的血糖含量變化如右圖所示,縱坐標為血糖濃度(mg/dL),橫坐標為時間(h),則T1時刻注入的激素、T2時刻小白鼠最可能出現的癥狀分別是( )
A.甲狀腺激素、異常興奮 |
B.胰島素、驚厥和昏迷 |
C.胰高血糖素、驚厥和昏迷[來源:學科網ZXXK] |
D.腎上腺素、正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上海市松江二中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命科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右圖示意的是四種不同生物,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
A.青霉素不能抑制甲細胞的細胞壁的形成 |
B.乙是低等植物,其細胞中具有中心體和葉綠體 |
C.丙的遺傳物質是單鏈RNA,其結構不穩定易產生變異 |
D.丁細胞中具有雙層膜的結構是葉綠體、線粒體和細胞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上海市松江二中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命科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人和高等動物機體代謝及調節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
A.腎上腺素的分泌受下丘腦直接控制,與血糖濃度無關 |
B.脂肪和蛋白質的分解代謝受糖類分解代謝的制約 |
C.胰高血糖素促進肝臟和肌肉細胞的糖原分解為葡萄糖 |
D.多余的糖可以轉化為非必需氨基酸,而多余的氨基酸可以貯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上海市松江二中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命科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我國有計劃地接種“甲流感疫苗”,接種該疫苗后在體內可引起的免疫反應是( )
A.B細胞、T細胞和漿細胞遇到刺激后都不斷進行分裂 |
B.T細胞受刺激后分裂分化形成的致敏T細胞能釋放淋巴因子 |
C.吞噬細胞受刺激后能特異性識別甲型H1N1流感病毒 |
D.“甲流感疫苗”與病毒結合使其失去侵染宿主細胞的能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上海市松江二中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命科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腦內有一類突觸只有突觸結構而沒有信息傳遞功能,稱為“沉默突觸”。突觸“沉默”的原因是 ( )
①突觸小體中沒有細胞核 ②突觸前膜缺乏相應的受體
③突觸后膜缺乏相應的受體 ④突觸前膜不能釋放相應的神經遞質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上海市松江二中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命科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生物學實驗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
A.利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細胞需始終保持活體狀態 |
B.樣方法可用于調查植物的種群密度,標記重捕法可用于調查動物的種群密度 |
C.利用葉綠體中不同種類的色素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的速度不同而將它們分離開來 |
D.蔗糖溶液濃度由10%換成30%,植物細胞質壁分離與復原的效果會更明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上海市松江二中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命科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自然選擇過程中,直接受選擇的是基因型,進而導致基因頻率的改變 |
B.同一物種不同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能導致種群基因庫的差別變大,但生物沒有進化 |
C.地理隔離能使種群基因庫產生差別,必然導致生殖隔離 |
D.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是產生生殖隔離的前提條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上海市松江二中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命科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右圖表示細胞分裂的過程,n代表一個染色體組的染色體數。下列有關該細胞分裂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不屬于人的體細胞的有絲分裂 | B.可發生在卵細胞的形成過程中 |
C.可發生在次級精母細胞的形成中 | D.在細胞分裂中出現著絲粒分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上海市松江二中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命科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A.在內環境中可以發現由碘參與組成的甲狀腺激素
B.Mg是葉綠素分子必不可少的組成元素
C.所有的脂類都含有C、H、O、N、P元素
D.P是磷脂、ATP、核糖體等物質或結構的組成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