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2屆江西省九江市修水一中高三第五次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圖表示以某種作物中的①和②兩個品種分別培育出④⑤⑥三個新品種的過程,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用①和②培育成⑤的過程中所采用的方法Ⅰ和Ⅱ分別稱為雜交和測交 |
B.用③培育出④常用的方法Ⅲ是花藥離體培養 |
C.③培育出⑥常用化學或物理的方法進行誘變處理 |
D.圖中培育出⑤所依據的原理是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江西省九江市修水一中高三第五次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某工廠有男女職工各200名,對他們進行調查時發現,女性色盲基因的攜帶者為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那么這個群體中色盲基因的頻率為( )
A.8% | B.10% | C.6% | D.11.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江西省九江市修水一中高三第五次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關于酶與ATP的敘述正確的是( )
A.RNA聚合酶催化的底物是RNA |
B.蔗糖酶能使蔗糖水解為兩分子的葡萄糖,水解產物與斐林試劑反應產生磚紅色沉淀 |
C.葉綠體和線粒體中均可以產生ATP,并用于物質的運輸、細胞的分裂等各種生命活動 |
D.酶的形成需要消耗ATP,ATP的形成需要酶的催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江西省九江市修水一中高三第五次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對下列有關細胞分裂的各圖分析正確的是( )
A.甲、乙兩圖所示細胞不可能來自同一種細胞的分裂 |
B.甲、乙兩圖對應丁圖中的CD段 |
C.甲圖可能是卵原細胞的增殖 |
D.乙、丙圖中染色體與核DNA的比是2︰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江西省九江市修水一中高三第五次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下列的敘述中屬于人和植物體內都會發生的物質轉化過程有( )
①葡萄糖徹底氧化 ②葡萄糖轉化為乙醇 ③葡萄糖脫水縮合 ④葡萄糖分解為丙酮酸
A.四項 | B.三項 | C.二項 | D.一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江西省九江市修水一中高三第五次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各取10%的無菌葡萄糖溶液100mL,加入少許酵母菌液,混勻、密封,按下圖裝置實驗。如果測定甲、乙裝置中CaCO3沉淀均為10g,撤去裝置,將兩瓶溶液用濾菌膜過濾掉酵母菌,濾液分別倒入下列U型管中,開始時液面相平,下列對一段時間后A、B液面的變化及原因敘述正確的是
A.A、B液面不變,因為生成CaCO3相等,分解的葡萄糖也相等
B.A上升B下降,因為甲消耗的葡萄糖少,溶液濃度大
C.A下降B上升,因為甲進行有氧呼吸,分解的葡萄糖少,溶液濃度大
D.A上升 B下降,因為乙進行無氧呼吸,分解的葡萄糖少,溶液濃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浙江省溫州市楠江中學高二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葉肉細胞中,CO2的固定和產生場所分別是( )
①葉綠體基質 ②類囊體薄膜 ③線粒體基質 ④線粒體內膜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浙江省溫州市楠江中學高二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是新鮮綠葉的四種光合色素在濾紙上分離的情況,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提取色素時加入碳酸鈣是為了防止濾液揮發 |
B.水稻在收獲時節,葉片中色素量的變化是(甲+乙)<(丙+丁) |
C.四種色素都能溶解在層析液中,乙色素的溶解度最大] |
D.四種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紅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浙江省溫州市楠江中學高二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活動操作步驟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油脂檢測實驗中,換上高倍物鏡后,調粗準焦螺旋,觀察被染色的顆粒 |
B.檢測蛋白質時將雙縮脲試劑A和試劑B同時加入,搖勻,觀察顏色變化 |
C.油脂鑒定中50%乙醇溶液的作用是洗去多余的染料 |
D.還原糖的檢測中,不需加熱也能觀察到紅黃色沉淀的出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浙江省溫州市楠江中學高二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圖甲、乙、丙分別表示幾個環境因素對小麥光合作用速率的影響,除各圖中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適中范圍。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甲圖P點限制小麥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為光照強度 |
B.乙圖Q點在高CO2濃度下要進一步提高小麥光合作用速率,可適當調節環境溫度 |
C.丙圖Q點之后3條曲線的走勢是都會隨著溫度升高而呈逐漸下降趨勢 |
D.干旱初期,小麥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可以用甲圖來說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