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2屆福建省泉州四校高三第二次聯考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圖是基因型為AaBb的果蠅細胞減數分裂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1表示的細胞中有8條染色體、4個染色體組 |
B.①過程可能發生染色體間的交叉互換和自由組合 |
C.圖III中的a、b、c、d 4個細胞不可能有四種類型 |
D.若a細胞內有5條染色體,一定是過程②出現異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福建省泉州四校高三第二次聯考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某校生物興趣小組以玉米為實驗材料,研究不同條件下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
繪制了如甲、乙、丙、丁所示的四幅圖。除哪幅圖外,其余三幅圖中“a”點都可以表示
光合作用速率與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Ks5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福建省泉州四校高三第二次聯考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表示相鄰兩個細胞的細胞膜接觸,信息從一個細胞傳遞給另一個細胞。下列屬于圖示細胞間信息交流方式的是
A.膝跳反射時,傳入神經元引起傳出神經元興奮 |
B.受精作用時,精子和卵細胞之間的識別和結合 |
C.甲狀腺細胞對垂體細胞分泌促甲狀腺激素的反饋調節 |
D.高等植物細胞之間通過胞間連絲進行信息交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福建省泉州四校高三第二次聯考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酵母菌是單細胞真菌,相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A.酵母菌體內的核酸中,共含有5種堿基和5種核苷酸 |
B.與菠菜細胞相比,其結構上最主要的區別是酵母菌沒有核膜包被的細胞核 |
C.酵母菌體內的DNA主要存在于它的線粒體、核糖體、葉綠體等結構中 |
D.酵母菌中能直接產生CO2的部位不只有線粒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福建省泉州四校高三第二次聯考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美國生物學家馬古利斯,在她1970年出版的《真核細胞的起源》一書中提出“藍藻被真核細胞吞噬后經過共生能變成葉綠體”,這是解釋線粒體,葉綠體等細胞器的起源的一種學說,稱為內共生學說,以下各項敘述不能很好的支持該學說的是
A.葉綠體DNA在大小、形態和結構等方面與藍藻相似 |
B.葉綠體有雙層膜結構,其內膜的成分與藍藻細胞膜相似 |
C.葉綠體中不含有藻藍素、藻紅素 |
D.葉綠體與藍藻都具有類似的核糖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福建省泉州四校高三第二次聯考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說法或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A.探索溫度對淀粉酶活性影響的實驗,可以用斐林試劑代替碘液來檢測底物含量
B.用植物花藥為材料觀察減數分裂,裝片的制作流程是解離、染色、漂洗、制片
C.轉運RNA、抗體、酶、載體蛋白等發揮相應作用后,不能繼續發揮作用的是抗體
D.人的胰島素基因在大腸桿菌中轉錄翻譯出的蛋白質同樣具有胰島素的生物學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福建省泉州四校高三第二次聯考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念珠藻的說法正確的是
A.線粒體是念珠藻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 |
B.念珠藻的遺傳物質主要是DNA,其次是RNA |
C.核糖體是念珠藻細胞內蛋白質的“裝配機器” |
D.葉綠體是念珠藻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福建省泉州四校高三第二次聯考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實驗材料的選取是實驗成功的關鍵,有關高中生物實驗材料的選取敘述,錯誤的
A.細胞膜的提取實驗中,宜選用成熟的哺乳動物的紅細胞,因為該細胞內無細胞核和各種細胞器,避免了其他膜結構對細胞膜的干擾。 |
B.在觀察葉綠體實驗中,蘚類植物的葉薄而小,葉綠體清晰,可取整個葉制片,是作為實驗材料的首選對象;或者選用菠菜葉(稍帶葉肉)的下表皮,因為葉肉細胞中含有葉綠體。 |
C.在鑒定還原糖實驗中,宜選用還原糖豐富的,白色或近白色的材料(如甘蔗莖的薄壁組織、甜菜的塊根等),以避免色素對實驗現象造成干擾。 |
D.在葉綠體色素提取和分離實驗中,要選用新鮮的顏色較深的葉片(如菠菜葉)作為實驗材料,以便使濾液中含較多的色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安徽省蚌埠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細胞內結合水的生理作用是
A.各種離子、分子的良好溶劑 | B.為各種生化反應提供液體環境 |
C.吸收熱量維持體溫恒定 | D.細胞結構的組成物質之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安徽省蚌埠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呼吸作用過程中有CO放出時,則可判斷此過程
A.一定是無氧呼吸 | B.一定是有氧呼吸 |
C.一定不是乳酸發酵 | D.一定不是酒精發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