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2屆福建省龍巖一中高三第一學段模塊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向正在進行有氧呼吸的細胞懸浮液中分別加入a、b、c、d四種抑制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a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則使丙酮酸的消耗增加 |
B.若b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則使丙酮酸增加 |
C.若c能抑制ATP形成,則使ADP的消耗增加 |
D.若d能抑制[H]氧化成水,則使O2的消耗減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福建省龍巖一中高三第一學段模塊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圖表示不同溫度下酵母菌發酵時氣體產生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由圖可知
①有多種酶參與 ②最適合pH是7 ③最適溫度是40℃ ④50℃時酶逐漸失活 ⑤0℃時酶逐漸失活
A.③④ | B.②⑤ | C.①③ | D.④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福建省龍巖一中高三第一學段模塊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果蠅的體細胞中有4對染色體,在精子的形成過程中,會出現兩次染色體排列在細胞中央和兩次染色體移向細胞兩極。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第一次與第二次染色體排列在細胞中央時細胞內的染色體數目分別是8和4 |
B.第一次與第二次染色體排列在細胞中央時細胞內染色體形態分別是5種和4種 |
C.第一次與第二次染色體移向細胞兩極時,染色體數目分別是8和4 |
D.第一次與第二次染色體移向細胞兩極時,染色體形態分別是5種和4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福建省龍巖一中高三第一學段模塊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形成精子的減數分裂過程中,基因突變最可能發生于
A.精原細胞 | B.初級精母細胞 |
C.次級精母細胞 | D.精子細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福建省龍巖一中高三第一學段模塊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四項中,一定不存在等位基因的是
A.同源染色體上 | B.成熟生殖細胞 | C.單倍體體細胞 | D.一個染色體組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福建省龍巖一中高三第一學段模塊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生物膜的“蛋白質—脂質—蛋白質”靜態結構模型不能解釋下列哪種現象
A.細胞膜是細胞的邊界 | B.溶于脂質的物質能夠優先通過細胞膜 |
C.變形蟲做變形運動 | D.細胞膜中磷脂分子呈雙層排列在膜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福建省龍巖一中高三第一學段模塊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各圖所表示的生物學意義,哪一項是錯誤的
A.甲圖中生物自交后代產生AaBBDD的生物體的概率為1/8 |
B.乙圖中黑方框圖表示男性患者,由此推斷該病最可能為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
C.丙圖所示的一對夫婦,如產生的后代是一個男孩,該男孩是患者的概率為1/2 |
D.丁圖細胞表示二倍體生物有絲分裂后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福建省龍巖一中高三第一學段模塊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圖所示為四個遺傳系譜圖,則下列有關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家系丁中這對夫婦若再生一個女兒是正常的幾率是1/8 |
B.丙圖有可能是并指癥(常染色體顯性基因控制)或白化病的遺傳系譜圖 |
C.家系丙中的父親不可能攜帶致病基因 |
D.甲和乙的遺傳方式完全一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福建省龍巖一中高三第一學段模塊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科學家通過追蹤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化合物,可以弄清某些化學反應的詳細過程。通過這種方法,科學家
A.用15N標記核苷酸弄清了分裂期染色體形態和數目的變化規律 |
B.用18O標記H2O和CO2有力地證明了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
C.用14C標記CO2最終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轉化成有機物中碳的途徑 |
D.用含有35S標記DNA的噬菌體侵染細菌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福建省龍巖一中高三第一學段模塊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父親將其染色體,通過兒子傳至孫女體細胞中大約有多少條
A.23條 | B.46條 | C.0~23條 | D.0~22條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