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2屆甘肅省天水一中高三第一輪復習檢測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為植物群落生長的分層現象,對此現象解釋不正確的是
A.分層現象是植物群落與環境條件相互聯系的一種形式 |
B.決定這種現象的環境因素除光照外,還有溫度和濕度等 |
C.種植玉米時,因植物群落分層現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
D.在農業生產土,可以充分利用這一現象,合理搭配種植的品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甘肅省天水一中高三第一輪復習檢測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現代生物進化理論是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對自然選擇學說的完善和發展表現在
①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進化的原材料 ②種群是進化的基本單位
③自然選擇是通過生存斗爭實現的 ④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⑤生物進化的實質是基因頻率的改變 ⑥隔離導致物種的形成 ⑦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
A.①②④⑤⑥ | B.②③④⑥ | C.①②⑤⑥ | D.①②③⑤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甘肅省天水一中高三第一輪復習檢測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以下二倍體生物的細胞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是
①有絲分裂中期細胞 ②有絲分裂后期細胞 ③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細胞
④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細胞 ⑤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細胞 ⑥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細胞
A.①②③ | B.①③⑤ | C.①④⑤⑥ | D.①③⑤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甘肅省天水一中高三第一輪復習檢測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用32P標記的噬菌體去侵染用35S標記的細菌,則新產生的噬菌體中
A.全部含有35S,32P | B.全部含有32P,不含35S |
C.全部含有35S,部分含32P | D.部分含有32P,不含35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甘肅省天水一中高三第一輪復習檢測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果在一個種群中,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Aa占50% ,aa占25%。
已知基因型aa的個體失去求偶和繁殖的能力,則隨機交配一代后,基因型aa的個體所占的比例為
A.1/4 | B.1/2 | C.1/9 | D.1/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甘肅省天水一中高三第一輪復習檢測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圖為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圖解部分示意圖,①②③④⑤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
各項中不正確的是( )
①第三營養級流向第四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為(③+④/②)×100%
②圖中④包含了次級消費者糞便中的能量
③在人工飼養的高密度魚塘中⑤肯定大于①
④在食物鏈中各營養級獲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完全相同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④ | D.②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甘肅省天水一中高三第一輪復習檢測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右圖為某種群數量增長的“J”型曲線和“S”型曲線。若不考慮遷入和遷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改善空間和資源條件有望使K值提高 |
B.bc段種群增長率逐漸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
C.c點時種群增長率為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
D.比較曲線Y與曲線X表明自然狀態下種群無法超出理想狀態下的最大增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甘肅省天水一中高三第一輪復習檢測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圖表示生態系統中碳循環的部分過程,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A是生產者,D是分解者 |
B.圖中箭頭可以表示碳元素的流動方向Zxxk |
C.①②③④過程中能量逐級遞減 |
D.圖中ABCD代表的生物共同構成群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甘肅省天水一中高三第一輪復習檢測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示一對同源染色體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來自父方的染色單體與來自母方的染色單體之間發生了交叉互換 |
B.B與b的分離發生![]() |
C.A與a的分離僅發生在減數第一![]() |
D.A與a的分離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或減數第二次分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甘肅省天水一中高三第一輪復習檢測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玉米是一種雌雄同株的植物,其頂部開雄花,下部開雌花。已知正常株的基因型為A_B_,基因型為aaB_的植株下部雌花不能正常發育而成為雄株;基因型為A_bb的植株頂部雄花序轉變為雌花序而成為雌株;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頂端長出的也是雌花序而成為雌株。育種工作者選用上述材料作親本,雜交后得到下表中結果:
類型 | 正常株 | 雄株 | 雌株 |
數目 | 830 | 835 | 170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