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2屆海南省瓊海市高考模擬測試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對下列各圖所表示的生物學意義的描述,正確的是
A.甲圖中生物自交后產生基因型為Aadd個體的概率為l/6 |
B.乙圖細胞若處于有絲分裂后期,則該生物正常體細胞的染色體數為4條 |
C.丙圖家系中男性患者明顯多于女性患者,該病最有可能是伴X隱性遺傳病 |
D.丁圖表示某果蠅染色體組成,其配子基因型有AXW、aXW兩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海南省瓊海市高考模擬測試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經實驗檢測出某一植株的不同器官對不同生長素濃度的反應如右圖所示,橫坐標表示生長素的濃度。根據實驗結果,可以獲得的正確結論是
A.當生長素濃度為10-9mol·L-1時,抑制根的生長 |
B.若解除頂端優勢,應確保側芽的生長素濃度低于10-6 mol·L-1 |
C.低濃度生長素促進根、芽的生長,高濃度生長素則促進莖的生長 |
D.根向地生長的原因是其遠地側生長素濃度高于10-8mol·L-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河北省正定中學高二下學期第一次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基因污染是指在天然物種的DNA中嵌入了人工重組基因,這些外來基因可隨被污染生物的繁殖、傳播而發生擴散。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基因工程間接導致了基因污染 |
B.基因工程破壞了生物原有的基因組成 |
C.基因工程是通過染色體的重組發生基因交換,從而獲得了生物的新性狀 |
D.人類在發展基因工程作物時,沒有充分考慮生物和環境之間的相互影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河北省正定中學高二下學期第一次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科學家通過基因工程的方法,能使馬鈴薯塊莖含有人奶主要蛋白。以下有關該基因工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A.采用反轉錄的方法得到的目的基因有內含子 |
B.基因非編碼區對于目的基因在塊莖中的表達是不可缺少的 |
C.馬鈴薯的葉肉細胞可作為受體細胞 |
D.用同一種限制酶,分別處理質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可產生黏性末端而形成重組DNA分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河北省正定中學高二下學期第一次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科學家已能運用基因工程技術,讓羊合成并由乳腺分泌抗體,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①該技術將導致定向變異
②DNA連接酶把目的基因與載體黏性末端的堿基對連接起來
③蛋白質中的氨基酸序列可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資料
④受精卵是理想的受體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河北省正定中學高二下學期第一次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基因工程中,把選出的目的基因(共1000個脫氧核苷酸對,其中腺嘌嶺脫氧核苷酸是460個)放入DNA擴增儀中擴增4代,那么,在擴增儀中應放入胞嘧啶脫氧核苷酸的個數是
A.540個 | B.8100個 | C.8640個 | D.7560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河北省正定中學高二下學期第一次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為獲得純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圖所示的方法:
圖中兩對相對性狀獨立遺傳。據圖分析,不正確的是
A.過程①的自交代數越多,純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
B.過程②可以取任一植株的適宜花藥作培養材料
C過程③包括脫分化和再分化兩個過程
D.圖中篩選過程不改變抗病基因頻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海南省瓊海市高考模擬測試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關于生物體內一些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物質,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綠色植物從光照轉入黑暗條件后,葉肉細胞內五碳化合物含量上升 |
B.酶與底物分子的結合,能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 |
C.當種子從休眠進入萌發狀態后,自由水/結合水比值下降 |
D.劇烈運動時,肌細胞中的ATP/ADP比值上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海南省瓊海市高考模擬測試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同學在實驗室中做“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實驗時,在老師的幫助下,進行了一系列的創新實驗,實驗步驟和現象如下表:
實驗組 | 5分鐘的現象 | 再過5分鐘 | 滴加清水5分鐘 | |
① | 0.3 g·mL-1蔗糖溶液 | x | 無變化 | 質壁分離復原 |
② | 0.5 g·mL-1蔗糖溶液 | 質壁分離 | y | 無變化 |
③ | 1 mol·L-1KNO3溶液 | 質壁分離 | 質壁分離復原 | z |
④ | 1 mol·L-1醋酸溶液 | 細胞大小無變化 | 細胞大小無變化 | 細胞大小無變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海南省瓊海市高考模擬測試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探究生物的遺傳物質和遺傳規律的漫長歲月中,眾多的學者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其中正確的是
A.孟德爾的假說認為基因位于同源染色體上,同源染色體分離,等位基因才分離 |
B.艾弗里提出的有關肺炎雙球菌的體外轉化實驗的結論,沒有得到科學家的一致公認 |
C.格里菲思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證實轉化因子是DNA |
D.赫爾希等用35S和32p同時標記同一個噬菌體,然后侵染大腸桿菌的實驗,使人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