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山西省臨汾一中第二學期高二年級3月月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用純種的高桿(D)抗銹(T)小麥與矮桿(d)易染銹病(t)小麥培育矮桿抗銹病小麥新品種的方法如下:
高桿抗銹病×矮桿易銹病 Fl
雄配子
幼苗
選出符合要求的品種
下列有關此種育種方法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這種育種方法不會用到植物組織培養 B.過程④必須使用細胞分裂素處理
C.這種方法培育的過程中需要用到植物激素 D.③過程必須經過受精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山西省臨汾一中第二學期高二年級3月月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人工種子是指植物離體培養中產生的胚狀體,包裹在含有養分和具有保護功能的物質中,并在適宜條件下能夠萌發成幼苗。下列與人工種子形成過程無關的是
A.細胞的脫分化和再分化 | B.細胞全能性 |
C.細胞有絲分裂 | D.細胞減數分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山西省臨汾一中第二學期高二年級3月月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離體培養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產生的花粉粒,其幼苗中基因型為aabb的概率
A.1/8 | B.1/4 | C.1/2 | D.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山西省臨汾一中第二學期高二年級3月月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為獲得純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圖所示的方法:
圖中兩對相對性狀獨立遺傳。據圖分析,不正確的是
A.過程①的自交代數越多,純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 |
B.過程②可以任取一植株的適宜花藥作培養材料 |
C.過程③包括脫分化和再分化兩個過程 |
D.圖中篩選過程需長成成熟植株才可進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山西省臨汾一中第二學期高二年級3月月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胡蘿卜的組織培養過程中進行無菌或消毒操作的是
①超凈工作臺 ②自來水沖洗 ③酒精棉球擦手 ④次氯酸鈉溶液沖洗
⑤無菌水清洗 ⑥無菌濾紙處理 ⑦培養基滅菌 ⑧不經滅菌的培養基
A.①②③④⑤⑥⑦ | B.①③④⑤⑥⑦ |
C.①②④⑤⑥⑧ | D.①②④⑤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山西省臨汾一中第二學期高二年級3月月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植物的全能性在適宜條件下最容易表達的是
A.枝條上的一個芽 | B.花藥中的花粉粒 |
C.胚珠中的珠被細胞 | D.根尖的分生區細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廣東省梅州市曾憲梓中學高二第二學期3月月考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采用基因工程技術將人凝血因子基因導入山羊受精卵,培育出了轉基因羊。但是人凝血因子只存在于該轉基因羊的乳汁中。以下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人體細胞中凝血因子基因的堿基對數目,小于凝血因子氨基酸數目的3倍 |
B.可用顯微注射技術將含有人凝血因子基因的重組DNA分子導入羊的受精卵 |
C.在該轉基因羊中,人凝血因子基因只存在于乳腺細胞,而不存在于其他體細胞中 |
D.人凝血因子基因開始轉錄時,在DNA連接酶的催化下以DNA分子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mR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山西省臨汾一中第二學期高二年級3月月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馬鈴薯利用塊莖進行無性繁殖,種植的世代多了以后往往會感染病毒而減產,為此農戶都希望得到無病毒的幼苗進行種植。獲得無病毒幼苗的最佳辦法是
A.選擇優良品種進行雜交 | B.進行遠緣植物體細胞雜交 |
C.利有芽尖進行組織培養 | D.人工誘導基因突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山西省臨汾一中第二學期高二年級3月月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右圖是人工種子的模式圖,請據圖判斷正確的是
A.③④⑤分別相當于種子的種皮、胚乳和胚 |
B.④將來可以發育成一株完整的植株 |
C.天然種子中③④細胞的基因型肯定相同 |
D.在⑤中可添加固氮微生物、防病蟲農藥等來提高產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山西省臨汾一中第二學期高二年級3月月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單選題
科學家運用基因工程技術,讓大腸桿菌生產人的胰島素,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①將人的胰島素基因導入大腸桿菌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②DNA連接酶可以把目的基因與載體互補的黏性末端連接起來
③蛋白質中的氨基酸序列可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資料
④在大腸桿菌中表達的胰島素沒有生物活性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