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機體內生命活動調節的途徑,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
A. 該圖示可以說明神經系統可調控內分泌系統的活動
B. 感受器→①→下丘腦→⑦→內分泌腺構成一個完整的反射弧
C. 若內分泌腺為胰腺中的胰島,飯后,下丘腦將通過③、④調節,促進胰島素的分泌
D. 若內分泌腺為甲狀腺,在寒冷的環境中,激素③、④、⑥的含量都會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近日,某地海關查獲了一批孕婦血液樣品。法律規定,嚴禁私自攜帶、郵寄人體血液和血液制品進出境,情節嚴重的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建立人類基因庫,通常應采集_____(填“男”或“女”)性的血液樣本,原因是血液采集較方便,且_________________。
(2)為研究某些遺傳病的基因調控機制,需要獲得含有相關基因的樣本,科研人員采集血液樣本的地點經 常選在偏遠的交通不便的地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圖為某遺傳病的致病基因在一段時間內的基因頻率變化情況。據圖分析,在__________時間段內該種群的AA、Aa和aa的基因型頻率分別為81%、18%和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研究人員發現一種水稻突變體,通過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測定并比較突變體與相應野生型水稻的一些指標,結果如下圖和表所示。請回答問題:
葉綠素含量(mg·g-1) | 類胡蘿卜素含量(mg·g-1) | 氣孔導度(mol·m2·s-1) | |
野生型 | 3.47 | 0.83 | 0.52 |
突變型 | 1.80 | 0.43 | 0.71 |
(1)圖中測定的光合速率為單位時間、單位葉面積植物對CO2的_______速率。正常情況下,CO2是通過________________循環逐步形成三碳糖的,該過程對溫度的變化比光反應敏感的主要原因是參與該過程有關酶的________________更多。
(2)要測定兩種植株葉片中的色素含量,可將經烘干處理的葉片剪碎、加入相應的物質研磨、___得到色素提取液,此后經_______處理再定量測出各類色素的含量。
(3)從圖表分析可知,突變體和野生型的_______和呼吸速率相近;在相同光強度下,突變體的光反應速率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野生型,出現上述結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 1 為某生態系統的能量金字塔,其中P 表示生產者,D 表示分解者,C 表示消費者。圖 2 為碳的全球循環示意圖,A、B、C 代表生態系統中的生物成分,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P的能量為該生態系統的________量,圖1還反映了生態系統各_____間的能量關系,其中能量從一級消費者至二級消費者的傳遞效率為____%(保留一位小數),由此圖可得出生態系統能量傳遞具有的____ 特點。
(2)圖2中③代表的種間關系是____,B對應圖1中的____(填字母),圖中應另添加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碳增加的________過程。
(3)當環境變化導致____的變動,從而引起相關種群數量的上下波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某家族的遺傳系譜圖,該家族有甲、乙兩種單基因遺傳病。假設甲遺傳病由 A(a)控制,乙遺傳病由 B(b)控制,已知Ⅱ-1、Ⅱ-6不攜帶乙病致病基因,人群中甲病的患病率為 19%。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甲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判斷的依據是Ⅱ5、Ⅱ6產生了Ⅲ3
B.Ⅲ2的甲病、乙病致病基因分別來自 Ⅰ1和 Ⅰ2
C.若Ⅲ1和Ⅲ4結婚,生育出的子女患病的概率為 7/24
D.若Ⅲ1和一名只患甲病的男性結婚,生育出的子女患病的概率為 89/15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Bt基因即蘇云金芽孢桿菌(Badcilusthuringiensis)基因,其表達產物伴胞晶體是一種毒性很強的蛋白質晶體,能使一些鱗翅目害蟲癱瘓致死。如圖為培養轉Bt基因試管苗的基本操作過程。
(1)Bt基因可從構建的Bt基因組文庫中獲取,也可以從其cDNA文庫中獲取,后者獲取的基因與前者的區別是__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啟動子。若目的基因滿足______條件時,也可以通過DNA合成儀用化學方法直接人工合成。
(2)圖中用到Ti質粒作為載體將Bt基因送入受體細胞中,質粒DNA分子上有一個至多個限制酶切割位點,其作用是______。基因表達載體的組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驟Ⅳ中產生的細胞團稱為______,步驟Ⅳ和Ⅴ過程要注意控制培養基中______的濃度比例,以便獲得幼苗。
(4)生態工程是實現循環經濟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所謂循環經濟,是使一個系統產出的污染物,能夠成為本系統或者另一個系統的生產原料,從而實現______。我國西北的一些地區年降雨量很小,只適宜種植少數的草本植物,但卻被硬性規定種植轉Bt基因的植物,結果造成減產。這個案例主要違背了生態工程的______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所對單作和間作兩種環境下,影響茶葉品質的光合生理機制進行了如下研究:甲組(單作)只種植茶樹(1 米左右);乙組(間作)將桂花樹(高 5~6 米)、含笑樹(高 10~12 米) 分別與茶樹間行種植。兩組均在同一個茶廠的試驗地進行種植,土壤肥力基本一致,分別于春茶、夏茶生長季節進行測定。選擇在天氣晴好的日期,從 8:00~18:00 時每隔 2h 測定一次茶樹的相關數據,結果圖 1、圖 2 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本實驗的可變因素有季節、種植方式和一天中的不同時間
B.春季適合優質綠茶的采摘,此季節進行單作更適合茶葉的生產
C.夏茶 12:00時甲組出現午休的原因之一是缺乏遮蔭,葉面溫度上升較快引起的
D.8:00~12:00期間,光照強度是導致甲、乙兩組春茶光合速率均加快的主要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水稻葉片寬度有寬窄兩種類型,為探究水稻葉片寬度的遺傳機理,科研人員進行了實驗。請回答以下問題:
(1)科研人員對野生型寬葉水稻進行誘變處理,獲得窄葉突變體。據此,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斷窄葉相對寬葉是隱性性狀。
(2)下圖為科研人員測定的實驗結果,說明水稻葉片寬度的決定因素主要包括____________。該次誘變得到的窄葉突變體是____________導致的。
(3)科研人員將窄葉突變體與野生型寬葉水稻雜交所得F1均為寬葉,F1自交,統計F2得寬葉118株,窄葉41株。據此判斷葉片寬窄受____________對等位基因控制。
(4)通過對F2中多株窄葉突變體做基因測序分析,科研人員發現都是基因Ⅱ和Ⅲ同時發生突變,如下表所示。
突變基因 | Ⅱ | Ⅲ |
堿基變化 | C→T | CTT→C |
根據以上信息,有同學認為雜交實驗結果與基因測序結果不匹配,應是結果有誤。請寫出你的判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對“血紅蛋白的提取和分離“實驗進行改進和研究,實驗步驟如圖1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蛋白質的提取和分離一般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步。
(2)血紅蛋白由4條肽鏈組成,包括______,血紅蛋白因含有______而呈紅色,這有利于對提取過程的監測。
(3)洗滌紅細胞的目的是______。將樣品稀釋后轉移至離心管中,離心后選取______(上層或下層)暗紅色的紅細胞液體并將其轉入燒杯中,加入5倍體積的______進行洗滌。
(4)待紅細胞破裂釋放血紅蛋白后,將得到的混合溶液充分攪拌并離心,結果如圖2所示。血紅蛋白分布在圖2的______(填序號)層,用濾紙過濾,可得到含血紅蛋白的濾液。
(5)將濾液裝入透析袋中,可除去______的雜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美國白蛾是一種嚴重危害果林木、農作物的食葉性害蟲,自入侵以來對我國多個省市造成了嚴重危害。周氏嚙小蜂能將產卵器刺入美國白蛾等害蟲堅硬的蛹表皮,將卵產在蛹內,并在蛹內發育成長,吸盡蛹中全部營養,從而殺死美國白蛾等害蟲。核型多角體病毒(HcNPV)可以通過侵染美國白蛾幼蟲,使其部分死亡。
(1)在生態系統組成成分中,美國白蛾屬于_____,HcNPV與美國白蛾的種間關系是_______。
(2)科研人員分別對放蜂區(按比例釋放一定數量的周氏嚙小蜂,不用農藥)和對照區(常規農藥防治)美國白蛾蛹被周氏嚙小蜂和其他天敵寄生的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如下圖:
統計數據發現,放蜂區其他天敵對美國白蛾蛹的寄生率升高,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
(3)為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科研人員計劃使用HcNPV和周氏嚙小蜂共同防蛾。假設“帶毒蛹”(被HcNPV感染的蟲蛹)對周氏嚙小蜂的繁殖沒有影響。為驗證該假設,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請在下列選項中選擇a~f填入①~④處,選擇g~i填入⑤處。
組別 | 實驗處理 | 統計并記錄 |
實驗組 | _____,產卵于_____中 | 分別計數實驗組和對照組的_____ |
對照組 | _____,產卵于_____中 |
a.“帶毒”美國白蛾成蟲b.“帶毒”美國白蛾蛹c.“不帶毒”美國白蛾成蟲d.“不帶毒”美國白蛾蛹e.HcNPV病毒f.周氏嚙小蜂g.總出蜂量h.雌蜂量i.雌雄蜂壽命
若實驗結果為____________,則二者可以共同用于同一區域美國白蛾的防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