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紅樹林生態系統是地球上生產力最高的四大海洋自然生態系統之一,是國際上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濕地生態保護的重要對象,己成為近年來國際上普遍關注的資源環境熱點問題之一。下圖表示中山某地紅樹林群落簡圖。請據圖回答。
(1)圖中蝦蟹和小型食肉魚之間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除圖中所示之外,該生物群落還應具有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
(2) 通常情況下,鳥的數量一般遠遠少于小型食肉魚,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3)若圖中小型食肉魚從蝦蟹中獲得的能量與從水蚤中獲得的能里之比為1:3,則要使小型食肉魚增加1kg,至少需要消耗水蚤_____________kg。
(4)紅樹林生態系統能為人類提供大量魚、蝦等海產品,這體現了物種多樣性的_________價值。
(5)由于食性不同,該生態系統中的魚類等生物具有分層現象,群落的這種空間結構稱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人口的數量常常隨環境資源的改變而發生波動,下圖為自然條件下人口數量自動調控圖(注:環境中的人口容納量是指環境資源能承載的最大人口數量)。請據圖回答:
(1)圖中的“環境阻力,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因素。從圖中可以看出當人口數量大于人口容納量時,人類生存的環境阻力將隨之_______________。
(2)決定一個城市人口數量變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3)若上圖表示大熊貓種群數量的變化,則造成大熊貓種群數量銳減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花生是地上開花和地下結果的植物,花生開花受精后,子房基部分生組織迅速分裂形成子房柄,子房柄向下生長,形如向下刺的針,稱為果針,子房位于“針尖”處,果針向下生長入土后,子房開始發育。花生子房的發育過程可分為7個時期,第0期指入地前1-2天的果針;第1期指入地后1-3天,子房尚未膨大的果針;第2期指原胚分裂期;第3期指組織原始體分化期;第4期指子葉分化期;第5期指子葉形成期;第6期指真葉分化期;第7期指真葉生長期。一般認為,花生下針(子房入地)和結莢過程是受內源植物激素的調節。研究人員測定了花生子房在不同發育時期的內源生長素(IAA)和赤霉素(GA)的變化。結果如下圖所示。其中圖1表示IAA含量占子房鮮重的比例,圖2表示每子房中1AA和GA含量,回答下列問題:
(1)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是受多種植物激素共同調節的,不同植物激素之間也會相互影響。例如生長素和赤霉素都可通過促進____________________使植株長髙。
(2)促進果針伸長的主要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發現,.若阻止果針入地,則花生子房無法發育,此現象說明花生子房中的極速含量變化可能受___________________(填環境因素)影響。
(3)據圖分析可知,第______________這3個時期是花生子房發育的髙峰期,依據是___________;推測可知,若在圖1坐標中繪制GA含量的變化曲線,則此段時間內,曲線呈______________(填“上穩定”“穩定”或“下降”)趨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真核細胞有氧呼吸中含碳物質的變化是葡萄糖 丙酮酸
CO2,其中①②表示兩個階段。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①和②中產生[H]較多的是②
B. ①和②產生的[H]都用于生成 H2O
C. ①和②是需氧呼吸中釋放大量能量的階段
D. ①和②發生的場所分別是細胞溶膠和線粒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題4圖為某地東亞飛蝗種群變化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題4圖
A.為有效防止蝗災,應在a點之前及時控制種群密度
B.a-b段,該種群的增殖率與種群密度之間呈正相關
C.利用性引誘劑誘殺雄蟲改變性別比例可防止c點出現
D.控制種群數量在d-e水平,有利于維持該地區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科技人員選取某地同一自然條件下三種不同類型的茶園,進行物種豐富度的調查,結果如圖。據圖判斷正確的是( )
A. 純茶園物種變化幅度最小,不易產生暴發性蟲害
B. 杉茶間作園各物種的種群密度在10月份時最大
C. 梨茶間作園的營養結構在6月份時最為復雜
D. 人類生產活動不會改變茶園的群落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某相對穩定的生態系統中旅鼠的天敵、植物、旅鼠之間數量變化關系的示意圖(圖中不同陰影的面積表示不同比例尺下的個體數量)。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 圖中所含的食物鏈為捕食食物鏈
B. 這些生物的種群數量在各自的K值上下波動
C. 旅鼠的種群數量主要是由外源性因素調節的
D. 旅鼠的天敵、植物、旅鼠之間的數量變化是一種正反饋調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植物細胞中幾種細胞器的三種有機物含量如下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甲可表示線粒體或葉綠體,均可直接在高倍顯微鏡下觀察到其形態和分布
B. 細胞器丙在細胞周期中會周期性地消失和重建
C. 細胞器乙可能是高爾基體,在分泌蛋白的分泌中作為“交通樞紐”
D. 細胞器乙可能是液泡,其中的色素和葉綠體中色素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1是某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圖解,圖中數值的單位為kcal(m2·a)。圖2是某島嶼居民與該島上的植物、兔、鼠、鼬和鷹構成的食物網,某個時期,當地居民大量捕殺鼬,導致島上鼠種群爆發,隨后由鼠疫桿菌引起的鼠疫通過跳蚤使人感染。請回答問題:
(1)圖1中第二營養級的能量流入第三營養級的傳遞效率約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數)。
(2)圖1數據反映出該生態系統的生物群落沒有演替到相對穩定的階段,判斷依據是能量輸入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能量輸出。
(3)圖2所示食物網中,植物中的能量能通過________條食物鏈傳遞給鷹;鷹所處的營養級是________;兔和人的種間關系是________;鼠疫桿菌與人的種間關系是________。
(4)通常情況下,鼬對鼠種群數量的影響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寄生在鼠身上的跳蚤對鼠種群數量的影響;大量捕殺鼬會導致鼠種內斗爭________(填“增強”、“不變”或“減弱”)。
(5)生長在該島上的蘑菇體內儲存的能量________(填“能”或“不能”)傳遞給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我國北方處于平衡狀態的某森林生態系統的碳循環示意圖,箭頭表示碳傳遞方向,字母表示碳傳遞途徑。下列各項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碳從植物體流入動物體的主要形式是有機物
B. a途徑是通過光合作用實現的,b、d、g途徑是通過呼吸作用實現的
C. 碳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之間的循環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進行
D. 如果圖中的字母表示碳元素傳遞的數量,則夏季a、b、c、e之間的關系可表示為a=b+c+e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